賴恩瘋狂搖頭,“我的任何觀念都告訴我這不可能。這不符合時空的規律。假如真的有這樣一個人,看起來他只是在小小的地球上不斷的跨越時間。但你得知道,他每次改變以后的時間線,影響的并不僅僅是人類又或者地球的命運。”
“是整個宇宙!不管他在經歷的每條時間線里造成了多么細微的改變,都會被宇宙無限的放大,會讓宇宙的能量運轉每次都不同。那么在這個過程中,宇宙的時間線被他一個人不斷的撕裂,像劈開竹篾般劈成了無數條通往不同方向的支線。人類生命的個體,怎么可能承受造成這樣龐大的能量變化的影響?”
陳鋒沉默了。
就連對自己盲目崇拜,且具備極高科學素養的賴恩都這么想,那這事還是沒辦法和別人說。
陳鋒看過不少科幻片,他知道很多人都喜歡玩時間穿越。
但說出來可人沒人相信。
直到一千年之后,時間穿越的片子竟還是科幻片!
并且那個時代的學者們也都一致認定,哪怕十萬百萬年后,人類拍出來的科幻片里,依然有時間穿越這種玩法。
當真是經久不衰,持續耐用。
這很恐怖。
作為人類史上的第一個,也可能是最后一個銀河人類,陳鋒想到這點也有些淡淡的憂傷。
更悲傷的是,他自己身上的現象就沒辦法解釋了。
他索性一咬牙,又問道:“那我換個問題。你們就不好奇我是怎么做的研究嗎?”
這問題十分尖銳。
按照常理,結合他的上一個問題,這是給賴恩十分強烈的明確暗示。
不曾想賴恩依然十分淡定的搖頭,“好奇啊,但請容許我說一句很囂張的話。在普通人眼中,我是他們無法企及的天才。他們根本不懂我的思維模式。在我的眼中,你也是我無法企及的天才,我再怎么好奇你,也不可能明白你的思維模式。”
“每個青史留名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都不需要向不理解他的普通人解釋他為什么能想到這一點。我研究過生物學,我知道我們的大腦擁有無限的潛力。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推動廣義相對論,保羅·狄拉克推動量子力學,真正靠的都不是機器,是他們的大腦。我也一樣,你更如此。所以我并不想,也不奢望能模仿你的研究方法。”
陳鋒默默的給他點贊。
這個解釋非常強勢,我很認可。
“而且陳鋒你也不是人類史上第一個這種人。”
“嗯?”
“一百年前的特斯拉與你很像,但你應該比他更強一些。”
陳鋒笑了,“倒也是,真是過譽了。”
一百年,特斯拉。
真好。
多謝前輩為我遮風擋雨。
與賴恩聊得差不多,陳鋒回到出租屋,再度摸出那個燙金筆記本。
他看了看手機上的日歷。
2020年4月23日。
還有兩天。
這次要準備的工作變得更細致,所以是時候早點動筆,撰寫寫給自己的錦囊妙計2.0版了。
伏案,提筆。
屬于銀河人類獨有的思維模式轟然發動,關于未來的千絲萬縷般的種種構想自他思維深處蔓延生長,相互盤曲纏繞,漸漸的又生長成了一顆直達千年后的參天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