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這個項目只有一個粗略的概念,如果他本人看了覺得這概念可行,依然會毫不猶豫的砸出大量金錢幫人實現夢想,又或是幫別人倒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
他成為了全球科學領域內最受歡迎的投資人,不少懷揣理想卻受困于大學、研究機構常規工作的學者帶著天馬行空不被人認可的構思去找他,然后得到了他的資助。
陳鋒的投資太缺乏規律,被他眷顧的領域跨度極大,且毫無關聯。
生物、計算機、人工智能、材料、能源、醫療、環保、汽車……
他一年之內就至少涉足了十余個大類中的上百個項目,并且他還表示在接下來的幾年內還會投資更多的項目。
很多人都以為陳鋒會血本無歸,迅速敗光千億美金。
令人萬萬沒想到的是,在2040年他的資產反而增值到了兩千四百億,五年翻了一倍不止。
他那些看似胡來的項目居然大半都成了!
然后……他又轉型了!
他帶著超過兩千億美金的龐大資金體量,以無比決絕的姿態全力轉進航空航天業。
這次他直接收購了中歐美三地幾乎所有的民營宇航企業與研究院,更把中國航空航天集團、歐洲航天、NASA統統拉進自己的陣營。
怎么拉?
錢!
往死里砸錢!
甭管你們想研究什么,只要是對發展航空航天業有幫助的,我來砸錢。
你們只管出人,你們的人員工資、研究成本,我全都給你們覆蓋了,并且你們用我的錢做出來的成果,我免費共享回你們自用!
他這種行為簡直比某茨所謂的裸捐真誠一百倍,俗稱冤大頭。
但他真就這么干了,一干就是六十年。
并且已在應用物理領域內重新打下大好江山,終于從他的影響力中解放自我的賴恩再度放棄一切也投入到了他的旗下。
這次陳鋒沒再趕走賴恩,讓他留了下來,正式成為自己的科研助手。
是的,這次陳鋒不但砸錢,還砸人,他自己也一頭扎進了實驗室,帶頭開發動力引擎。
雖然他似乎并未接受過系統學習,想法很多時候都非常天馬行空,但奇妙的是被他指出的方向基本正確。
哪怕他的步子往往都邁得很大,他麾下的研究人員一路摸索而去,也不可能抵達他要求的終點,但沿途卻依然能留下不少有用的成果。
在陳鋒不計工本的投入下,航空航天業對能源、計算機、新材料、互聯網業奮起直追,并迅速反超,最終一騎絕塵。
在這六十年里,陳鋒于2060年,也就是他和鐘蕾成婚那年,發射了錦衣衛一號與二號,這兩架飛行器追著旅行者一號與二號直直的沒入太空。
四年后,錦衣衛一二號飛出冥王星軌道,進入深空,漸行漸遠自此杳無音信。
雖然之前的部分投資還在增值,但陳鋒的個人資產從兩千四百億縮水至一千七百億。
2071年,陳鋒發射了動力更充足,儲能更多,信號發射源性能更強的錦衣衛三號與四號。六年后,三號四號依然步了前輩后塵。陳鋒的個人資產縮水至一千一百億。
他這瘋狂放煙花的行為開始被世人譏誚。
但倒也不能說全無作用,畢竟隨著航空航天業尖端技術的研發,不少附帶的周邊產物慢慢的也落入尋常百姓家,成為提高社會生產力,改善普通人生活質量的實用技術。
但人心總會變,就連一直支持他的各國航空領域也漸漸的想打退堂鼓,覺得他這煙花放得太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