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沉默了整整五秒,“你這個問題與問公元前的古人,太陽和天上繁星的質量分別是多少,誰更重一樣。他不知道太陽和繁星究竟那個更重。他可能會認為太陽更重,但你覺得這正確嗎?”
陳鋒選擇轉移話題,“那按照你的推算,當我達到50%時,我能不能手撕恒星,身渡虛空,力劈黑洞?”
“你可能是千年前很流行的玄幻的受害者。請不要再問無意義的問題打斷我,你是高貴的銀河人類,你應該學會節約時間。”
陳鋒:“……”
等繁星與他重新科普完畢,他才終于在失落中消停。
在繁星的科學觀里,她對銀河人類的分析大體總結如下。
人類在銀河階段的主要進化方向不再是體能和戰斗力,如果有,那也只是腦力增強后附帶的產物。
該階段內,人類的進化空間主要在于人腦與宇宙的鏈接。
用陳鋒自己的話來講,還真就是宇宙的智慧。
但繁星無法確定宇宙是否真的也是個智慧生命,那也可能只是一臺過于龐大的超級智腦,其運算邏輯的復雜程度與人腦相同,或者更高。
一切都只在推測中。
總之,假定繁星的判斷正確,陳鋒曾經吹出去的牛皮得到了證實,人類得到了相較于整個宇宙近乎同等的無窮混沌智慧上限,付出的代價是注定相對脆弱的肉身。
人類是以種群為核心單位的文明,不是武力強大的個體文明。
進化,應該是種群的進化,而不是個人的進化。
如陳鋒這般先一個人走進下一階段進化歷程的,是完全違背常理的現象。
他以為自己很強大,卻只不過是種群的其他成員尚未跟上他的步伐。
陳鋒表示不服,“碳基生命真的這么脆弱嗎?”
“不能說碳基生命脆弱,而是你的碳基結構已經由于夸克層面之下某個等級的性質改變,達到了某個階段的極限。”
陳鋒:“是哪個等級?超前子?”
“不知。”
“那我真的很弱嗎?”他又站起身,搬起身下的金屬椅子,雙臂發力,掰彎了合金管椅腿。
繁星:“你去捏扁一顆中子星試試?”
陳鋒:“宇宙里有誰可以?”
“在我的演算中,我一共模擬出超過一萬億種宇宙生命誕生的可能,其中就有能做到這點的生物。”
“那我突破50%以后呢?”
“請不要重復問同一個無意義問題,我的時間無限,但你的時間價值連城。”
幸好繁星不會生氣,不然她能給陳鋒整到再次邏輯崩潰。
某種意義上,這可能也是陳大師的天賦。
明明已經成了領袖,在人前也能擺出別人想看到的領袖姿態hold住場面,但一轉背回到私底下,又無縫銜接至很咸魚的狀態。
就是這么淡定,不忘初心。
“那好吧,我們先不聊那么遙遠的。我問個實際的,既然人類有無限的智慧潛力,那能不能直接給我腦子里灌輸知識?我可能會遺忘,但能記住一點是一點。來吧,我等這一天很久了。”
“不能。”
“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