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瞬間爆發的多達兩千五百萬個作戰單位的亡命沖擊,球型戰艦持續射出的細小光束顯得益發捉襟見肘。
但問題不大,敵人應該不會在乎,反正事實已經證明,人類艦隊的直接撞擊對球型戰艦無法造成實質傷害。
與此同時,隨著陳鋒等人開始提速,即便有水母戰艦的掩護,入侵者也注意到了這邊的異常能量震蕩,開始布置涉粒子炸彈進行常規攔截。
不過就連普通戰艦都有較高閃避成功率,遑論陳鋒帶著的這兩百四十萬個在機動性上特別強化后的頂尖戰力。
在陳鋒的拖曳下,尖錐陣在太空中劃出數道變幻莫測的曲線,輕而易舉避開了涉粒子炸彈陣列的攔截,繼續往前。
陳鋒都沒有刻意爆發速度,而是將特戰隊的整體機動能力控制在與獵鷹戰士一個水準。
入侵者注意到了這支略顯滑溜的隊伍,再次投放炸彈,但數量依然不算多,可以承受。
畢竟在對方的判斷中,威脅最大的還是那些已經靠得更近的人類艦隊。
前方正有越來越多的戰艦陸續進入相位轉移狀態。
但剩余一些頂級指揮官與相對優秀的天鷹級戰士還在堅持。
頂著巨大的壓力,持續不斷的靠近,但卻并未急著送死。
這是人類龐大軍隊的最后余暉。
目的依然很明確,吸引火力,為特戰隊爭取更多空間。
不知不覺,陳鋒等人推進到了兩千公里范圍。
包括統帥旗艦在內,前方一千公里附近尚有數百萬個作戰單位還在堅持,
此時陳鋒也開始感受到排斥力場的強大干擾,似要將他往后拽飛。
不過他早已感受過類似的力道,又有自己的一套旁人無法模仿的借力技巧,問題不大。
此外,他的特戰隊也根本沒打算開火進攻。
特戰隊無需分心還擊,只需要將絕大部分能量供應都集中到引擎上,全神貫注的跟著他一起移動,那么不用切換相位轉移狀態,還能繼續前進。
更近了。
陳鋒曾經十分熟悉的,可以悄然撕裂身軀的劇痛感隱隱傳來。
是殺人微光。
這依然沒給他造成太大困擾。
在恒星藥劑的透支加持之下,包括他在內,所有人都滿臉漲紅,超高的體溫正在折磨每個人的靈魂,但卻又成為了抵抗量子糾纏殺人微光的憑仗。
陳鋒帶領的也都是精英人員,各方面綜合素質本就強于普通戰士,擁有極強的意志力和超高的軍事素養。
痛苦并不會降低眾人的水平,他們依然能完美的配合陳鋒做出各種高難度機動,不斷高強度變向,繼續往前!
陳鋒等人靠近至一千五百公里。
前方尚有行動能力的作戰單位還剩四百萬個,已推進到了八百公里附近。
此時新的困擾出現了。
隨著人類作戰單位持續減少,入侵者釋放細微光束的頻率大為降低。
但對方又猛然提高了電磁干擾的功率!
對方臨時改變策略,提高干擾強度還有另一層原因,再沒有另一個繁星能在量子網絡領域內掀起對抗為人類牽扯空間了。
消息的好壞分兩面。
好的一面。
這說明入侵者的能源也不是無限。
人類龐大艦隊的持續消耗并非毫無意義。
起碼現在對方需要考慮有限能源合理分配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