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群式的太空作戰中,如果有上億艘雪花狀戰艦集結為碗狀結構,相互間環環相扣,使用同一套中控體系,達到最高火力密度,再同時開火集中攻擊前方一點。
那畫面,陳鋒想想都覺得帶感。
全新戰艦的設計理念又告訴了他一個事實,敢這樣弄戰艦,那么人類利用對萬有引力的掌控實施的重力模擬已然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更準確,更小范圍,更穩定。
這在大雪山基地跑道的非人性化功能里便有體現。
人類對重力場的運用更加純熟穩定了,新型戰艦不再需要通過結構性自旋來模擬重力條件。
這種全新的戰艦設計理念很可能脫胎自他本人試圖改造水星,提前制造出戴森云的行動啟發的思維。
不出意外的話,現在水星哥應該是涼了。
陳鋒掃了眼輔助智能信息庫里關于太陽系八大行星的描述。
現在果然是七大行星。
水星先是被肢解成了戴森云,在完成歷史使命后又被集中回收并改造成了巨大無比的星鋒堡壘,正在太陽系屏障的邊緣游走巡邏,起到監測外部環境與協助科研工作等等功能。
為水星哥默哀三秒。
上香。
默哀完畢。
至于方形飛船的功能則不難猜,運輸艦,不做他想。
畢竟正方形結構的裝載量最大,并且便于堆疊。
水滴形狀的飛船同樣應該也是運輸艦,只不過機動能力更高,能執行投放諸如銀河戰士等需要快速穿插的任務。
除水滴形狀的飛船之外,其他雪花戰艦與正方體運輸艦的外形設計都很不符合地內飛行的需求。
常規飛行的話,空阻無限大。
但這個弊端似乎并不存在。
所有飛船都具備懸停能力,且不噴發任何介質。
哪怕是突然加速,陳鋒也沒見任何飛船引擎打開點火,而是飛船整體外表突然變色,從各種涂裝的色澤驟然變黑,然后倏的一下加速飛走。
哪怕時有龐大的戰艦以極快速度從大雪山基地上空飛過,陳鋒也不見任何云彩被卷動。
甚至即便有戰艦穿越云層落下,飛過去之后,云層中也沒有空洞,仿佛剛才壓根沒被什么東西穿過。
這說明人類不但提前掌握了類曲率引擎,運用得也更加純熟了。
空間震蕩的影響范圍變成了戰艦表面的薄薄一層薄膜,能量外泄被控制在極小的程度,不再像以前那樣動輒引發風暴。
這種運用方法酷似他曾經短暫打過交道的入侵者的蜻蜓戰機。
他打開騰龍武裝的光學望遠功能仔細觀察,發現人類比入侵者還是稍有不如。
飛船切換飛行狀態時,表面覆蓋的黑色空間薄膜層比入侵者的蜻蜓戰機要厚實得多。
但他已經滿足,反正比上次強就行了。
“陳鋒你發什么愣?”
正在他想事情出神時,身邊又響起丁虎的呱噪。
“虎哥我沒什么,沒什么。”
陳鋒習慣性的擺了擺手,對虎哥全無敬重。
丁虎先是一愣,想要發火,但似乎又想起什么,冷靜了下來。
他拍拍陳鋒的肩膀,“算了,別難過。”
陳鋒:“啊?”
你哪只眼睛看出我難過了?
我難過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