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以太陽系屏障為存在證據的末日警示,大滅絕為種族切膚之痛的時刻提醒,每個人自出生后懂事起,便知道自己和家人一起要面對怎樣的命運,知道必須對抗的敵人在哪里,也知道自己這一生應該追求些什么。
我誕生了,我活著,我終其一生去創造。
災難或許還在幾百年后,但我今天的努力,依然會增加一分悲劇不再重演的可能。
每個人都抱著這樣的信念而活,而死。
哪怕是跌落進失落之城的“廢人”,其本意也不是想當個廢人,而是心神受困于自己不能做更多貢獻的無能的折磨,陷入了理想與現實的落差中而已。
在保留了人性與情緒后,人依然是容易受到社會感染的生物。
在古代時,奉行人人自掃門前雪,活人哪管身后事。
如果某個人從出生開始,就在為自己死后的事而奮斗終生,簡直不可理喻,注定會被人罵成煞筆。
但如果你出生時,你身邊的每個人都這樣講,并且這樣去做的呢?
過去看似匪夷所思的事,都變成了常理。
不這樣才離經叛道。
指引這種文明意識形態誕生的,并非謝爾蓋亦或是賴聞明等人,也不是群體智慧真突然進化到了這個超脫的階段。
一切的根源,是一千年前的那個男人。
陳鋒。
雖然不知道他如何提前五百年得知這一切,并窮盡一生去布局。
他擁有超越時代的漫長壽命和強盛體質,以及曠古絕今的智慧。
他本可以享受人生,過上世人無法想象的奢靡生活,享盡人間榮華富貴,品味千嬌百媚,瀟瀟灑灑的活上兩百多年。
但他沒有。
他只是百年如一日的做一件事。
這件事叫,做更多事。
當屏蔽罩降臨,大滅絕轟然拉開序幕之時,所有人都明白了這個男人一生追求的真諦。
他把文明的責任扛到了自己肩膀上,不知疲倦,不畏艱險,無須別人理解,只默默的拼盡了全力。
凡夫俗子笑他太瘋癲,他笑世人看不穿。
那么有錢,那么多女人喜歡他,想買片大陸當國王都可以,卻成天只知道工作、工作和工作。
我崇拜你,仰慕你。
但我絕不學習你。
沒人能明白先哲陳鋒是用怎樣的心情,在被人既崇拜又暗中譏笑的扭曲目光下,以一己之力扛著整個時代一步一步艱難的往前走。
他終其一生都在付出,在創造,在警示。
大滅絕取得最終勝利的當天,謝爾蓋·波諾馬倫科率先在人物傳記中讀懂陳鋒的命運,眼含熱淚的在當時的世界政府全民大會上振臂高呼,“誓死追隨先哲的步伐,人類絕不放棄,絕不讓先哲畢生心血白費。”
自此,這種強烈的意識形態自虛無中生,并刻入了種族的基因,代代傳承,直至今日,演變成了如今這個格局。
陳鋒依然沒能點對點的創造出可以幫他咸魚的領袖,他又只把自己變成了更頑固的意識形態領袖。
他有點小竊喜,又有點小郁悶。
能咋辦呢?
繼續努力唄。
現在陳鋒稍微明白了點時代的整體氛圍,但研究一個社會,卻不只是看史料梗概這么簡單。
上層體系決定架構,基層人員的精神面貌才是本質。
觀察普通人的千人千面,才真正有助于他思考體制,反思自己這次做得夠不夠對,幫助下次離開后,掛機托管的未來自己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