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樂隊是鐘蕾和盧薇搞的?
“快來看神仙!這首歌恐怖了!”
這一聲吶喊般的轉發推廣迅速如病毒般擴散開來。
其他人……
“咦,真好聽。”
“很特別呢。”
“沒想到這倆人居然會合作。”
“曲風怪怪的,我再聽聽。”
“主吉他手好強!這轉音的手法恐怖了,肯定是陳鋒在彈!”
“臥槽,真的?”
……
《永不獨行》這首歌里有種特別的力量。
初聽時,它顯得不那么慷慨激烈,十分平和,但卻有股精氣神會伴隨歌聲一點點浸透人心。
潛移默化中,一些很細微的改變在反復單曲循環這首歌的忠實聽眾心中慢慢醞釀。
或許在某個時候,某個人會突然想起一些事。
某個在少年時決裂的,曾經的親密好友的面容,如同被掃掉灰塵的相框般重新浮現在腦海。
年少時曾無法遏制的憤怒心情,原本那么刻骨銘心。
時間既能讓情緒變薄,又能讓閱歷變厚,人會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懂得很多少年時想不透的道理。
每次回想起時那種悲憤到腎上腺激素傾瀉的怒意,一次次變淡了。
終于,某年某月某天某時,如今成熟的自己再次回想,卻不再有憤怒,只幡然醒悟那本是個可以避免的誤會。
如果早點把話說開,朋友依然是朋友,依然可以坐在一起談天說地,喝酒看球,逛街遛狗。
……
前不久找心中的鐵桿兄弟姐妹借錢被拒絕時的失落與怨恨,漸漸的消散了。
聽眾們開始學會更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著想,理解別人的難處。
可能對方并非真的看起來過得那么好。
他/她可能本只是在炫耀,亦或是不想讓我替他/她擔心,才強撐著。
也可能他/她前不久才借了一筆錢出去卻收不回來,被傷到了骨子里,并發誓不再借錢。
我們已經好久不曾互相聯系過了。
他/她現在過得怎么樣?
……
一些曾經是朋友,如今在共同創業中消磨掉友情,每次在公司里碰到都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隨時可能散伙各起爐灶的伙伴,開始互相體諒,并漸漸明白互相的道理。
我懂了你的立場和想法,你也懂了我的顧慮。
已經搖搖欲墜的共同創業時曾立下的誓言,又重新變得響亮。
我們各退一步,再一起前進一步。
我們再認真的想想,這件事究竟是否還有繼續下去的可能。
如果不能,我們好說好散。
江湖路遠,你繼續你的奮斗,我繼續我的奮斗,終有一天,當你我又需要互相幫助時,我們都不會再冷漠地拒絕對方伸出的求援的手。
如果這件事還能繼續下去,還有價值,那就不要再動搖,振奮精神,化解矛盾,為了把這共同的事業做到極致,我們再互相給對方一次機會。
……
民政局外,神情冷漠的中年男人翹起二郎腿,坐在長椅上把玩著手機。
他身旁的公文包里裝著結婚證與戶口本。
他在等人,等自己的妻子。
兩人曾經相依為命時濃到化不開的深情,已在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粗茶淡飯和爭吵中消散殆盡。
時光消磨了青年時的熱情,只剩下橫眉冷對。
沒人出軌,沒人背叛,但生活的確已然無法再繼續,對視的眼神里只剩下埋怨與厭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