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知道有多少支遠征隊能抵達目的地。
留在太陽系的人對別人說離開了就別回頭,自己也不會再隨意的仰望星空,那沒有意義。
人只會在忙碌的學習工作的閑暇之余,偶爾停下腳步,默默想起那一張張遠去的面孔。
祝遠方的你一帆風順。
2500年1月1日凌晨零點,在送走最后一艘殖民艦的七天之后,一些變化悄然發生。
仿佛是掐秒那么準,位于冥王星聚居點內的大型射電望遠鏡率先捕捉到一些變化。
學者們迅速計算出結論。
就在剛才,真空中的光速比起過去的標準值稍微下降了千萬分之一。
這點突兀的變化很細微,如果不是現在的設備已經足夠靈敏,所有人又都處在高度戒備的狀態,幾不可能被如此迅速的發現。
這變化很小,完全不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但卻讓物理學家們毛骨悚然。
太陽系內的物理規則,稍微發生了些地球人看不懂的變化。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與過去別無二致。
龐大的太陽系屏障的存在被探明,并且這個屏障還在以不算慢的速度持續收縮,壓縮太陽系的空間。
這種空間壓縮會在某種層面上扭曲宇宙規則,可能會在人類文明的科技水平抵達某個階段后,擋住理論知識前進的道路。
結合之前學者們發現的瞬間變化,科學家們得出結論,也許只是一瞬,只是億分之一秒內,人類被關起來了。
陳鋒大師的《復眼者危機》講的不是一個故事,是預言。
現在他的預言應驗了。
幸好我們提前三十二年相信了他的預言,并采取了果斷行動。
世界各國的領導層們感覺很扭曲。
既有種心頭大石終于落地的踏實,卻又沉甸甸到喘不過氣。
在過去的時間線中,每一次人類文明都曾經歷過這種心態過度的階段。
人類在面對未知時總會產生恐懼,這種恐懼會帶來混亂,需要艱難痛苦的自我磨合,才能一點一點的接受現實,并適應新的局面。
但這次稍有不同,領導層們對陳鋒預言的信任度前所未有的高,且又知道了更多的事。
事情已經發生,我們早有預料。
既然我們放棄了離開,選擇與三百七十余億人一起留下,那我們的字典里便沒有后悔二字。
陳鋒大師在《復眼者危機》里的刻畫足夠清晰。
既然這個預言準確,那么他對五百年后將會抵達的入侵者的描繪,也應該準確。
在電影里,主角鄭峰最終還是攻破了入侵者的戰艦,沖了進去,并殺死一人。
陳鋒大師不會撒謊,更不會吹牛!
他一定“看”到了那天。
并且,陳鋒大師本來就已經提前五百年開始了準備。
他創造的游戲,本就是這個意義!
雖然我們如今的科技遠遠不及他在電影中刻畫的層次,但沒有關系,我們還有五百年。
我們可以達到,甚至超越《復眼者危機》中的科技水平。
我們會掌握類曲率引擎,掌握統一力場護盾,掌握引力波設備,掌握敵人的詭異炸彈,甚至掌握黑洞炸彈!
人類必有一戰之力!
就從現在開始,繼續前進!
這一次,從世界政府成立,再到逐步向全人類公布消息,只用了一個月!
半年后,全人類三百七十多億人,接受了這個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