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艦隊最好的結局是正面撞上球型戰艦,用戰艦本體頂住球形戰艦。
最不幸的結局是在聚攏靠近的過程中,被黑洞炸彈亦或是敵人別的手段吞噬。
總之,新加入戰場的一百三十億人,每一個都做好了同歸于盡的心理準備。
殊途同歸計劃改變了戰場環境,繁星之前判定的三分鐘困鎖時間不再準確,又重新多爭取到一分鐘。
兩分鐘過去,隨著一艘又一艘戰艦或被被動撞擊,又或是主動擂上去,球型戰艦速度不斷變慢,漸漸被壓制到六分之一光速以下。
殊途同歸計劃宣告大獲成功。
一切都在計算之中。
巨像引擎開始過載輸出,全力發動。
星鋒巨像趁機在太空中完成大范圍弧線機動,繞至其后。
巨像的左邊肩膀頂在戰盾之上,右手戰棍往前支出。
后背四十八根長柱巨炮齊射,選擇的彈種是超重純中子炮彈。
他要的是反推力。
同時,陳鋒腦波指令發出。
“中子裝甲!”
龐大的星鋒巨像表層突然變了顏色,泛起銀色光輝。
這是從未有過的純銀。
任何光芒都無法照射進去,反射率幾乎達到100%。
中子裝甲已成,覆蓋面積包括了巨像的表層和戰盾。
球型戰艦先撞上巨像手中的戰棍。
球型戰艦與星鋒巨像的距離繼續拉近,仿佛巨石碾向螞蟻。
螞蟻正支出脆弱的細足,試圖抵擋住眼前的龐然大物。
但螞蟻的腳何等脆弱,怎能抵得住巨石碾壓。
戰棍如玻璃般寸寸碎裂,迸射出無數碎片。
終于,球型戰艦的外殼裝甲與中子戰盾轟然相撞!
此時陳鋒已經收了壓縮空間結構層對中子戰盾的覆蓋,將其單獨擺在正前方。
如果是正常狀態下的球型戰艦,可以依靠覆蓋在其表面的薄薄一層曲率泡做出完美的反慣性機動,這碰撞便不可能發生。
但此時球艦正被人類的無數導彈與能量武器狂轟濫炸,曲率泡結構并不穩定,內外空間的聯系從未中斷。
球形戰艦此時進行的并非真正曲率運動,而是僅比人類水平稍高的類曲率運動。
因此,這撞擊必然發生。
球型戰艦表層的曲率泡與中子戰盾瘋狂撕扯。
戰盾轟然碎裂。
然后,敵艦曲率泡撞上了星鋒巨像外面的第一層壓縮空間膜結構。
一強一弱兩種空間結構碰撞在一起,瞬間造成劇烈的空間震蕩,迸發出類似宇宙初開時的恐怖高溫與能量粒子沖擊流。
盡管繁星已經傾盡全力運算,試圖維持膜結構的穩定,但星鋒巨像體表的第一層膜結構防護依然瞬間崩壞。
大爆炸悍然而起,火光迸發,宛如恒星坍縮爆破。
可怕的能量和粒子流沖擊打中子裝甲上,在星鋒巨像的正面覆蓋上一層高能火焰。
但這個沖擊并不致命。
致密的中子裝甲可以抵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