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6日,上午十點,漢州。
陳鋒睜開了眼睛,身上依然刺痛連連,仿佛散了架。
他又等了大約十幾分鐘,劇烈痛楚慢慢消失。
他試著動動手指,沒問題,能動。
他開始能感知外部環境,隨后簡單的看了看房間里的狀況。
熟悉的公寓房間,熟悉的窗簾,熟悉的床單與熟悉的味道。
熟悉的掛鐘上秒針依然咔噠咔噠的跳。
窗外的陽光比平時他剛睡醒時更明亮些。
陳鋒覺得這可能是自己心情好產生的錯覺吧,看什么都更明媚。
陳鋒長舒口氣。
自爆成功。
沒有玩脫。
穩!
他笑了笑,嘴角劃起抹弧度。
就很得意。
人類脆弱的身體在這種狀況下反倒成了奇妙的優勢。
只要不是被瞬間凍結到近乎絕對靜止的狀態,人類想死可比想活要容易得多。
感覺身體恢復得差不多,陳鋒緩緩坐直起來,揉揉太陽穴,再去衛生間里照鏡子。
死在殖裝魔戰的基因崩潰和自爆沖擊雙重作用下,他也不能完全確定自己的身體現在是個什么狀況,所以還是看看心里才踏實。
鏡子里的人容貌沒什么變化,頭發也還在,眼睛里也沒自帶美瞳效果。
身材依然血贊,自己都心動。
陳鋒點頭,挺好,殖裝魔戰狀態完全沒影響到自己的外形,不至于走出門去被人當怪物。
又回到窗戶旁,陳鋒仰頭看著天空。
他不確定那里是不是原初黑洞的方位,就假定那里是,然后放任自己的思緒去憤怒與想象。
他又有點遺憾,本來還想試試殖裝魔戰形態能不能被卡BUG定在身上,然后直接肉身進宇宙,飛出去追上理論上還沒有抵達電子黑洞的旅行者二號,那該多好。
只可惜看起來并沒有。
當然,陳鋒覺得吧,就算可以卡BUG得到穩定的殖裝魔戰狀態,飛出去追上旅行者,其實這也沒什么意義。
因為他不會這么做。
陳鋒摸出手機,簡單的看了下愛德華·威滕發表于2020年4月29日的文章,科學界將其暫命名為威滕黑洞。
陳鋒認為,這片文章的分析大差不離,威滕推測的原初黑洞就是繁星檢測出來的同一個黑洞。
但威滕的絕大部分數據均來自比較直覺的計算和推測,未必精準。
威滕也只是猜測那里有一個黑洞,表示如果人類將來有機會,可以發射一艘能達到十分之一光速的飛船先過去看看情況。
但這位當代幾乎登頂的物理學家與數學家,并不能準確給那疑似原初黑洞定性。
他對其具體的方位、性質、大小和壽命等等均不確定。
原初黑洞不同于人類已檢測到的其他黑洞。
如果人類能監測到其釋放的高能X射線,那早就將其準確的定位定性了。
現在沒有,威滕只能根據看起來十分玄學,且不夠準確的太空引力波變化、背景輻射變化等數據,用一種不自信的語氣,推論那里有黑洞,然后建議后人將來有機會的話,可以去實地考察著“看一看”。
所以,電子黑洞在吸收旅行者之前,應該是以一種相對靜默的狀態潛伏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