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航空航天還是很重要,依然要重點發展,早點推動到足夠的程度,那么可以早點多送些更先進的殖民艦和科考艦離開太陽系,為下次戰爭準備更多的殖民地。
只是他本人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樣在科技水平未能滿足安全航行的情況時瘋狂的放“煙花”。
他能把這部分錢省下來,那么自然就能投入到別的產業領域。
同時,陳鋒依然在反思《規劃》里的部分核心思維。
也不知道這些人是故意為之,還是腦子真不開竅,明明說的是做《人類文明五百年發展規劃》,中心思想依然是要把所有資源都集中到陳鋒的星峰集團產業內。
陳鋒表示,你們的好意我心領了。
但我不用放煙花了,要那么多錢來干嘛,當被子蓋著暖和嗎?
改變放煙花的核心思路,自然導致他對資源分配權的掌控欲下降了。
他的想法走上另一條路。
讓同樣的錢對整個社會發揮更大的作用,比自己一人吃獨食好得多。
所以錢不一定要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首先,隨著自有資產不斷擴張,陳鋒不可能再去親自干預每一塊錢的開銷。
他必須,也只能占到更宏觀的角度考慮問題。
所以這種時候,就體現出人才的重要性了。
好的人才,可以幫他在某個領域內開疆拓土,幫他完成部分資源分配的最優化。
厲害的能人能把一塊錢花出兩塊錢的社會價值來。
但能人的能力范圍,往往不可能萬能,應該是局限在某一個領域。
一個領域得到一個能人,再給到匹配這能人的資源規模,讓他實現這部分財富的社會價值最大化。
然后得到越來越多的能人……
陳鋒認為自己應該轉變思路,從瘋狂攫取財富變成合理攫取財富。
自己的財富不應該是單純的賬戶里的錢,那只是存在銀行里面的死數字。
自己只該當一個中轉站。
自己的錢應該變成各種各樣的產業,去養活更多人,創造更多的現在價值與未來價值。
比如變成制造業的廠房、車間、設備;物流行業里的車和倉庫;互聯網行業的服務器中心、云計算中心;房屋中介行業的門面租約;農場的土地合同以及地里正在發芽的種子;具備足夠強大科研創新能力的科研院所中的實驗室設備與藥劑等等等。
無論第一第二還是第三產業,里面總會有些東西具備真正價值,并且還能養活很多人。
這些具備實際價值的產業資源將會不斷吸收外部流動資金,再以員工工資、運行成本、稅收、慈善投入、實體折舊攤銷的方式被再分配出去。
表面上看,產業的價值依然屬于他,在為他創造利潤。
但從更深層次的角度講,這些產業更在為員工們、供應商們,以及整個社會創造價值。
同時,他的財富在增值的過程中,又被不斷的投放出去,在他和眾多能人下屬的掌控下,變成更多的良性產業。
當他的財富增值時,不再是孤立的個人財富放大,而是圍繞在他本人身邊,建立在各個行業基礎上的綜合型整體放大。
當他的固定資產與流動資產因為良好的經營狀況而同步放大時,會形成一個虹吸效應,更大的固定資產可以吸引更大的流動資產,更大的流動資產會被截留一部分變成更大的固定資產。
這是一個流動的過程,財富的本質是池子,剛才所說的那些生產資料,其實就是這個池塘里的水,能養魚。
這池子也不能是一潭死水,得永遠有進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