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數十年前,布靈頓酒店就是許多知名科學家舉辦發布會,亦或是各大學術協會舉辦交流會議的好地處,極具人文氣息。
上午八點五十分,陳鋒乘車抵達。
勞爾森博士和伊倫博士這兩個老熟人正在樓下候著。
伊倫·艾爾文已經決定要去星鋒研究院了,但他在這邊的項目和工作需要收尾,目前尚未處理完成,倒也不急。
陳鋒下車時,這兩人正在里面與另一個白發老者交流,沒留意到門口。
陳大師進門時被門衛暫且攔在外面。
大體意思就是他黃皮膚,并且又這么年輕,還沒帶邀請函,不得入內。
陳鋒表示相當無語。
都2020年了,還玩這一套?
你特么膩不膩。
但他又不奇怪,畢竟頂著一張黃種人的年輕面孔,在這個國家碰到這些芝麻蒜皮惡心人的小事真不用太驚奇,常規操作了。
“你按看邀請人員名單呢?里面應該有我的資料和照片。”
他也沒生氣,只是很淡定的說道。
其中一名保安表示不看,沒興趣。
另外一名主管級保安稍微穩重點,多看了一下,然后一驚一乍的趕緊放人,并且道歉。
陳鋒擺手,不想理人,徑直往里走去。
直到陳鋒靠近,勞爾森和伊倫兩人才留意到他,趕緊給他介紹其他參會學者。
其他人依然震驚于陳鋒的年輕。
之前為《狂人猜想集》的作者討回公道一事發生時,不少人就已經知道他是個青年科學家了。
但通常意義上的“青年”科學家至少也得過三十,最年輕也得是賴恩那樣二十九歲,沒想到陳鋒能年輕到這地步。
人們心頭既驚訝又佩服,同時暗想果然是年輕人,十分桀驁不馴,不然也不會和ABI管理局剛成那樣。
沒想到陳鋒卻不用勞爾森的介紹,對會場里幾乎每個學者都能叫上名字來,見面就能打招呼,甚至還能把對方的成就說出個一二。
如果他只是個普通人,旁人會覺得這人對學術肯定很感興趣,這小伙子涉獵面很廣,挺勤學好問。
但他是陳鋒,他能叫出這么多人的名字,便顯得他很并未因年輕有為而目中無人,很平易近人,熱情謙遜。
這給人的感覺很好。
他很有紳士風范。
即使是醉心于學術的科學家,也渴望得到同樣等級的其他人的認可。
結合他正在創辦的星鋒研究院,旁人們又能感覺到他的圖謀甚大。
今天會場里眾人分布在各行各業全球各地,他居然全認識,那肯定是想挖人啊。
聽說他給的待遇很高,如果他那邊真有可以青史留名的重大項目,又符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不是不能考慮啊。
這會陳鋒心情的確很好。
來這里之前,他沒想到會碰到這么多歷史書里看過的名字。
以前他對科學界沒什么認知,現在他從三十一世紀回溯二十一世紀的科技進程都N次了,什么細枝末節的領域都揣摩過脈絡,再加上他異于常人的強化記憶能力,要把這些人與科技史中的照片對上號,難度不大。
只有幾個科學家他沒能叫出名字,也不是他不認識,而是這些人留在史料中的照片和視頻信息和對方現在的年紀跨度太大。
照片要么太老,要么太年輕。
比如一老頭年輕時還蠻帥,配的三十歲的帥照,就很恬不知恥。
還有些四十歲的年輕人,現在成就不算高,到老時才學問大成,配圖便是六七十歲老態龍鐘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