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信了你的邪。
要復眼者是善良的觀察者,那他睡著了都能笑醒。
但他終究沒笑。
雖然物理學家的結論走得有點歪,但推理和計算的過程卻很有說服力。
他竟準確的推算出公元1019年以及2019年左右時,外星文明曾光顧過地球。
雖然這位物理學家在說出自己的結論時顯得挺不自信,但陳大師表示萬分吃驚。
按照陳鋒的推算,復眼者的確在公元十一世紀到二十世紀的某個階段光顧過地球。
假定球型戰艦的巡邏路線是一條往返的折線。
地球距離銀心的直線距離為2.7萬光年左右。
銀河系的半徑在8萬光年左右,越往外,恒星的分布密度越低。
地球本身距離銀心是比較近的。
按照殖民地收集到的信息,球型戰艦和棱艦艦隊從銀心位置抵達地球用了五百年。
球型戰艦完成一輪巡邏所需的時間是兩千年。
如果是折線往返的話,是以一千年為時間差,兩次經過某點。
那么假定復眼者的巡邏路線是折線時,地球應該位于球型戰艦巡邏路線的中點。
并且復眼者只巡邏距離銀心5萬光年的高密度地區。
至于銀心五萬光年以外的低密度地區,可能復眼者只投放了一些類似于蜻蜓戰機這種小型智能單位。
球型戰艦應該分別在公元1000年和公元2000年左右兩次經過太陽系,與這位物理學家的“民科”計算結果十分吻合。
此外,太陽系屏障2500年時才抵達太陽系。
這里出現了一個悖論。
公元2000年時人類的科技水平,肯定比1977年發射旅行者時高得多。
但當時復眼者并未決定剿滅人類,表面看,這很不合理。
假定復眼者的巡邏路線為環形,地球位于環形路線中的某個點。
那么有兩種可能,球型戰艦之前兩次經過地球的時間分別應該是公元1000年和公元前一千年(太陽系位于環形路線的后半段時),以及公元2000和公元元年(太陽系位于環形路線的前半段時)。
陳鋒之前覺得折線巡邏和環線巡邏都有可能,但現在他覺得折線的可能性比較大。
2019年時,復眼者路過地球時可能并未決定采取極端行動,大約是做了點“微不足道的小事”,并準備在一千年后再來看看情況。
只可惜那時候陳鋒還并未成為銀河人類,大腦與“宇宙智慧”的聯系并不緊密,不然他去年時大約就能發現點端倪,給自己以最確切的結論。
那為什么2500年時復眼者改變了主意?
當然是因為剿滅地球文明的指令并非來自復眼者內部,而是來自制造出電子黑洞和太陽系屏障的更高層文明。
雖然陳鋒心中估算的時間節點還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他也拿不出確鑿證據,但直覺告訴他,自己距離真相是越來越近了。
所以這些同時代學者們的推算雖然有些部分錯得離譜,但有些部分也極具參考價值。
第三個上去講話的人出乎了他的意料,竟是伊倫·艾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