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鋒終于更直接的看到了迷族史料,比殖民地科學家分析推演出來的東西更詳細,更確鑿。
迷族的確是曾經的銀河系主宰,攻擊性比復眼稍弱,統治手段傾向于開放式的觀察與融合。
所以迷族其實并非單一種族,而是在過去數十億年里,慢慢聚合到一起,成為一個圍繞從迷族母星中走出的半生物半機械生命為主體而存在的龐大聯邦體系。
但同時,迷族與宇宙中的更上層文明并非沒有聯系。
迷族本就是復眼文明之前的銀河系統治代言人,本就隸屬于統治整個室女座超星系團的復眼文明下屬。
如果不發生意外,聯邦體系的迷族將會繼續統治并管轄銀河系,直到不知多少年后。
但千萬年前,迷族的科考船在銀河系邊緣另一端的獵戶臂里發現了太陽系,以及地球。
變化悄然降臨。
迷族被這顆純天然的,與恒星保持在完美的距離,擁有完美的大氣層、完美的水環境、完美的物料循環的星球,以及這顆星球上的一切植物、動物、微生物里無比奇妙的循環組合徹頭徹尾的迷住了。
當一個文明的科技發展到相當高的地步后,會誤以為自己已經成了神,可以看懂宇宙中肉眼可見的一切。
走遍銀河系的迷族的確曾經這樣自信過,直到看見地球,看見地球上奔跑的動物,又或者看見地球上的植物中的葉綠素時,他們的自信崩塌了。
直到現在,線粒體結構也是三十一世紀的人類認可的最高轉化效率的ATP供能循環,葉綠素依然是人類所見對太陽能的運用最高效的方式。
第八時間線里三十一世紀的人類依然會在光合作用的面前驚嘆與自卑,千萬年前的迷族沉迷其中更理所當然。
在多次嘗試破解地球的奧秘,并不小心留下許許多多未解之謎,比如一些上古時期的合金球、二十一世紀也很難復制的金箔等等物事后,迷族看懂了地球這顆蔚藍行星蘊藏著的可怕潛力,并做出了文明史上最大膽的決定。
他們想把這座寶藏藏起來。
迷族清楚的認識到了自身能力邊界,不再嘗試冒昧的打擾這這顆星球的發展,而是將雙軸艦船留在了地底,悄悄的觀察著這顆代表宇宙奇跡的星球,并看到了另一個宇宙奇跡的醞釀。
數百萬年前,當第一個直立行走的古猿開始將木棍在石頭上磨得尖銳時,迷族甚至比當時那古猿的同類更興奮。
他們從純碳基的生命體里看到了無限的可能。
他們甚至開始做著一場美夢。
他們希望自己能悄悄的看著這碳基文明發展壯大,再去感受純碳基大腦理論上可以架構出來的真正“自由”的思想。
想法很美好,但現實很殘酷。
迷族把地球成功的藏了九百萬年,直到百萬年前復眼者的軍隊突然降臨,并用了數千年的殘酷戰爭來完成對銀河系的接管。
喧囂過后,便是寧靜。
復眼文明并未摧毀地球,而是將地球的信息上報,并接過了迷族的使命,以千年或者兩千年一次巡邏輪回的頻率繼續觀察。
警惕的復眼者知道地球間接引發了迷族的背叛和滅亡,生怕自己也步迷族的后塵,所以壓根就沒在地球上降落過,也并未在太陽系放置長期觀察設備,而是以巡邏的方式遠程掃描。
接下來的百萬年時光里,與大自然掙扎求存的原始人沿著文明建設的道路一步步蹣跚前行,走到1947年。
城市、鄉鎮、工廠、剛剛平息的世界戰爭、快速開墾的土地、一個又一個在地球人繁衍擴張的過程中悄然消失的物種等等代表文明前進的一切構成了地球的主旋律。
這一天,羅斯維爾事件爆發,并被迅速掩蓋。
自此,一群懷揣“夢想”的科學家和政客做出了一件看似極度違背人倫邏輯的事。
他們用了近三十年的時間籌劃,并在1972年由愛德華·斯通牽頭執行,開始瘋狂推動旅行者計劃,哪怕耗費龐大的資源也在所不惜。
1977年,NASA成功把旅行者一號和二號送了出去,并在兩臺旅行者中放入了很多地球人的相關信息。
這是明面上的真相。
這里順帶一提,旅行者二號的發射時間是1977年8月20日,一號的發射時間是同年的9月5日。
所以雖然二號的命名排序靠后,但其實先發射。
從此以后,一直到到2020年,但凡是有點腦子的地球人都在為此而后悔,當初我們怎么就那么蠢,我們的科學家和政客為什么那么蠢?
我們到底是有多膨脹才敢在自己還在坐望星空時,就乖乖交出自己的一切秘密?
這顯然不符合常理,很不科學。
現在陳鋒又知道了更多信息,在8月21日這天,電子黑洞就部署完成,等著接收先升空的二號了。
陳鋒的邏輯鏈再度完善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