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再用指尖捻著鹽,往肉腿上一點一點的撒。
五百年陳的正宗老鹽,比八二年的拉菲還上檔次。
可惜沒紅酒下菜,就連喝的水也只能用燒開的雨水。
由于沉降過程中會吸附空氣中漂浮的大量灰塵,以及富集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氣體,所以二十一世紀的雨水不能喝。
但現在陳鋒卻沒這個擔心,三十一世紀的雨水燒開之后與露水無異,喝起來還帶點山泉的清冽。
一頓飯吃掉兩條腿,陳鋒打了個嗝,算是吃飽喝足,再美美的睡上一覺。
翌日醒轉后,他開始穿梭于小鎮遺址的各個房間中,一邊嘗試收集信息,一邊尋找可用物品。
一整天下來,他收獲頗豐。
他又找到一堆能證明時間節點的標簽,零食口袋、調料瓶、限定了返廠檢修日期的全息設備等等等。
他還找到了一把趁手的制式訓練軍刀,材質具有自修復能力,刀身長一米三,刃寬48mm,重21kg,依然很鋒利。
隨后他用這刀剁翻了一只巨蟒,再發現了一個大驚喜。
這巨蟒的蛇膽竟具備十分穩定的反物質引擎與生物電池特性。
能源供應的問題被解決了。
隨后他又順著巨蟒在地上蜿蜒爬行出來的痕跡追擊而去,然后在一個巨大的地下倉庫中找到了蛇窩。
再收拾掉另一頭超大巨蟒與十余條小蟒蛇,陳鋒攏共收集到兩塊大的與十三塊小的“生物電池”。
同時,他還在這倉庫中找到了一堆遭到針對性破壞的小型飛行器殘骸。
地下倉庫里的飛行器遭到的破壞程度比艦船上要稍微輕一些,雖依然沒一架能用,但陳鋒苦戰一下午,還是靠著自己掌握得并不太熟練的機修技師知識淘寶淘出些看起來尚算完整的零部件。
只可惜他一時半會兒弄不明白這些零部件分別具備什么功能,沒辦法嘗試將其組合起來。
陳鋒再找到地下倉庫被破壞的能量核心,放進去一枚小型蛇膽生物電池,嘗試接通。
照明系統恢復供能,地下倉庫里的燈光亮了起來。
只可惜人工智能系統依然毫無動靜。
陳鋒倒也不失落,本就沒抱期望。
他回到大倉庫里,看著整整齊齊堆放在角落的數百個零部件,長嘆一聲。
“唉!”
書到用時方恨少。
陳鋒略后悔當初自己偷懶,沒和首席科學技師歐陽博士多學兩手,不然這會兒也不至于純粹只能瞎子摸象。
如果下次還能見到歐陽正華博士,一定對他熱情點,多學點東西,不能總指望別人幫忙打理裝備。
接下來,陳鋒先找到地下倉庫的第二動能控制中心,全部切換為手動模式,嘗試了一下。
伴隨著轟隆隆巨響,已有數百年不曾打開過的地下倉庫上部通道口緩緩張開。
他仰頭往前方望去,泥灰與雨后陽光同時灑落,一片又一片藤蔓懸掛而下。
很好,既然頂蓋可以打開,那自己就能把新基地放在這地下倉庫中。
為了節約能源,他不再使用燈光,轉而把東西全拖到陽光照耀的位置附近,開始如同門外漢擰魔方一般,慢慢去嘗試拼接組合零件。
事情從簡單的做起。
等到天黑后,他重新關閉通道口,再沿著進來時的通風管道鉆出去時,他已經初步完成了這臺小型飛行器的框架結構拼接工作。
回到“臥室”里,陳鋒開始一邊碎碎念念著一邊寫日記。
既然復眼文明不希望地球上有文字,他就偏要寫點東西記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