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超精細化社會制造出來的高科技產品,沒有說明書,沒有檢修報告,陳大師也抓瞎。
他不得不走出地下倉庫,又在廢墟中四處尋覓。
他當垃圾佬的經驗漸漸變得豐富起來,這次他將主要目標對準了鎮中心的一些看起來并不高的獨棟低矮建筑。
這些建筑一看就像別墅,能住別墅區的人,多少總能有些個人載具。
畢竟有錢人崇尚享受生活。
又過去兩天,他找到一臺形狀看起來像個摩托車,個頭只有四米長,能騎座上去的交通工具。
里面除了智能芯片、反重力引擎和力場護盾引擎被摧毀了之外,整體能量傳輸通道完好。
陳大師敏銳的意識到,這是自己距離成功最近的一次。
他開始認真仔細的檢查浮空摩托中的零部件,然后再去到地下倉庫的底層翻箱倒柜。
先前BOOM那么多次的經驗生效了,雖然他無法確定怎么拼才算正確,但起碼他能不斷排除錯誤答案,又苦戰兩天后,還真給他一點一點的拼出個微型反重力引擎!
這反重力引擎與浮空摩托不算原配,但能放進去,接口標準還一致!
沒有智能芯片,只能手動控制,這個問題不大。
沒有力場護盾,飛起來肯定勁風吹面,但這問題靠頭盔就能解決。
陳鋒小心翼翼的裝上引擎,接通電源,再輕輕按下開關。
在嗡嗡嗡的響聲中,浮空摩托飄了起來。
陳大師捏拳,“NICE!”
又穩定了幾分鐘,擁有豐富戰甲駕馭經驗的陳鋒慢慢騎了上去,感受著晃晃悠悠漂浮起來的滋味,當真老懷甚慰。
功夫不負有心人吶!
如果有智能芯片,這摩托可以自動讀取他的腦波意識,隨意翻飛。
在面對一些變化地形時,摩托也能自動修正并調整路線。
現在沒有人工智能的輔助,他得純手工控制。
手控功能只有四個,加減速以及提高與降低反重力引擎功率。
但這難不倒他,簡單的適應后,陳鋒便已能利用對自己中心的調整配合浮空摩托抬升降落與變向。
他要往左拐,那就先把自己的上半身往左猛甩,再用腳去別介質引擎的噴射口,強行完成轉向。
設備很先進,操控操原始,比騎馬還喪病,但好歹能用。
繞著小鎮低空飛了一圈后,陳鋒確定這浮空摩托的最高時速可達每小時五百公里。
這下終于能不靠雙腿實行遠距離移動了。
他看了下蛇膽電池的消耗速度,每一枚小型蛇膽電池能跑個兩萬公里,手里的存貨夠他繞地球飛行六圈半,夠用了。
陳鋒把摩托停到倒塌的大樓旁,考慮了兩分鐘。
是時候離開了。
這座原本人口規模大約為五十萬人的小鎮,已經被他翻了個底朝天。
繼續呆這兒毫無意義了。
兩個小時后,他把能用上的所有東西打包到摩托后座上,軍刀別在腰間。
摩托的下方還懸掛著一個容積兩立方米的大冰箱。
摩托緩緩起飛,直奔他記憶中的漢州方向。
如果這時代里依然有超大型城市,那么最有可能的方位,便應該是他的老巢漢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