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的光暈充斥了陳鋒的視覺,形成了如同視網膜投影,但在景深等各方面的體驗感與舒適感更好的立體畫面。
他仿佛置身于一片仙境般的虛擬空間
信息迅速浮現,先出現在陳鋒眼前的是一篇文章。
文章作者當然是謝爾蓋,但其內容并非謝爾蓋專業從事的自然科學領域,而是偏向社會科學、心理學與史學方面的綜述類論文。
謝爾蓋在論文中十分完善的總結了從二十一世紀到二十六世紀初的歷史,賦予了一些個人看法,最終落腳處是針對如何擺脫域外文明威脅的思考,以及他個人對太陽穹頂的深度判斷。
“從二十一世紀到二十六世紀這五百年間,救世會在人類文明的進步中扮演了重要作用。我曾是救世的一員。它是一個龐大的組織,無處不在。救世成員們用極高的個人道德修養為自我約束。在不同的領域,盡可能更好的扮演著文明領導者的角色,向著同一個目標前進。”
“在救世成立的初期,先哲陳鋒光芒萬丈。但隨著時間推移,自二十一世紀中頁后,先哲陳鋒的光芒漸漸隱去。很多人認為他是才華用盡,亦或是精力受限,不得不將更多希望寄托在他的追隨者上。”
“但我不這樣看,他只是選擇了自我收束,把更多的名聲讓給了他的追隨者。他的動機應該是通過自我削弱歷史地位,來提高救世的存在感,讓組織逐漸形成嚴密的架構,也能迎來更多既有能力,又有理想的繼承者。”
“在這五百年間,救世看似取代了先哲陳鋒的作用,但其實依然是他個人意志和偉大思想的延續。我為自己曾是救世的一員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根據先哲陳鋒留下的資料,綜合考慮《復眼者危機》、《鋒蕾》以及先哲陳鋒藏匿在《狂人猜想集》中包含的信息,可知太陽穹頂注定必然降臨,這個過程不可逆轉。在虛無的歷史中,太陽穹頂曾經完成了三件事。”
“第一,通過持續播放《世外之音》以左右人類的思維,控制人類思想,抹殺人類的創造性與反抗意志。第二,制造S菌,試圖利用具備超高傳播能力的病癥滅殺人類生命。第三,制造Z菌,強化動物的能力,賦予動物以不該有的智慧,試圖讓人與自然的對抗回到遠古時期。”
“在虛無的歷史中,我們曾戰勝了《世外之歌》、S菌與Z菌。但這一次,我們一敗涂地。這是我們的悲哀,但我認為不盡然。自2589年6月17日,太陽系內只剩下我一人,且異化人類與異化動物自爆后,太陽穹頂消失了,證據是我觀察到一片空間站爆炸生成的殘片完好無損的沖出了太陽系。”
“只可惜由于所有量子芯片被毀,資料庫丟失,我重建的量子網絡無法與智慧主腦繁星的網絡完成調頻,我依然無法和其他人恢復通訊,無法獲得更進一步確鑿的證據。但我可以肯定,太陽穹頂的確提前消失了。”
“有兩個可能。第一,太陽穹頂被敵對文明復眼者挪走,用以封閉我們的其他殖民星系。第二,為了篡改太陽系內的基本物理規則,便于制造并持續強化控制菌的能力,以及在較長時間內維持異化生物的基因穩定性,復眼者透支了穹頂的能源,太陽穹頂短暫的失效了。”
“我認為第二個可能性出現的概率更高,超過90%。我的判斷依據是時間節點,以及此后我對其他殖民地長達數十年的觀察。那么,我們的能力已經觸摸到了太陽穹頂中的能量極限,我們已經逼迫對方用出了控制細菌這個會導致穹頂崩散的終極手段。那么只要能解決這個問題,人類必將徹底擺脫太陽穹頂的壓制。”
“我不知道自己這段大膽猜想是否真的有用,是否真能被其他人看到。我只能衷心的希望,《復眼者危機》與《鋒蕾》這兩個故事融合在一起后描繪的情節能成真。先哲陳鋒,您真的在嗎?您在看著我這一段話嗎?這是我能為你準備的最后的支援了。您將來一定可以做到的,對吧?您不會放棄的,對吧?”
在文章的最下方,還有一行小字。
“備注:該信息僅在登陸人名為陳鋒,且基因信息與古代先哲陳鋒的基因信息100%吻合時呈現。呈現出該信息后,核心資料庫將以解決先哲陳鋒的需求為最高宗旨,資料的側重方向調整為社科史料以及近現代核心科技史。”
陳鋒不自覺的咧嘴笑了笑。
這條時間線中的謝爾蓋曾是救世成員,知道了更多信息。
所以這文章其實是一封謝爾蓋寄給救世創始人的信。
郵差的名字叫“時間”。
現在收件人陳鋒拿到了信件。
他對著空氣點點頭,再輕聲說道:“當然。”
下一剎那,畫面再轉,變成了陳鋒十分熟悉的歷史展現。
時間倒轉,回到2020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