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這次在更龐大的思維繭房中,見過更廣世面,對敵人認知更深刻的獵戶臂銀河人類通過不斷領會救世的精神,而最終形成的新的宇宙級三觀。
總之,晨風帝國的軍事領導者們在巴納德星投入重兵的目的只有一個,不惜一切代價,在該戰區建立壓倒性的數量優勢,爭取以最快的速度擊潰敵艦,并俘獲敵艦進行拆解分析。
當陳鋒看到薇星推演出的兵力分布星圖時,被那幾乎充斥了大半個行星系的場景震撼了。
真·鋪天蓋地,宛如星河。
人類艦船與戰爭堡壘的集群側向移動,甚至可以隱約拖著巴納德星這顆小質量紅矮星挪位。
天然行星甚至需要建立龐大的行星級力場護盾,才能防止引力紊亂導致地殼板塊運動與海嘯。
陳鋒從這壯觀的場面中感受到了人類的決心。
最強的巴納德星艦隊為第一等級。
第二等級的艦隊共有九支,規模稍次,參戰人員三千億人。
第二等級艦隊的主要任務是在保存有生力量的前提下,盡可能試探出敵人的強度。
有機會的話,當然也要爭取殲滅敵人。
第三等級的艦隊則共有九十支,每支參戰人員三百億人,主要任務是保存實力,拖住敵人的腳步。
在第一輪接觸戰爭中,人類共計投放6.4萬億人員的兵力。
此外,無論是核心星區還是發展星區的工廠也早已火力全開,持續不斷的生產戰艦等裝備。
無數個各領域研究院里的學者們,除在原有科技路線上繼續奮斗,嘗試得到關鍵突破之外,也嚴正以待的等候著前線情報,隨時準備投入到新領域的攻關中。
預備兵源同樣早已整裝待發。
目前人類的預備兵源總量多達十萬億,從基層士兵到中高級將領都有。
同時數萬億具備一定天賦的,從二十歲到百余歲的中青年開始脫產,接受專業軍事訓練。
這些中青年早已接受過非職業軍事訓練,平時是工人,戰時是軍人,現在又有強化訓練,有機會上戰場的話,不說能比得上精銳戰士,起碼也可一戰。
最后,新生戰士的批量人工培養計劃也早已上路。
最大的人工培養預備士兵即將滿二十歲成年。
這一部分孩子,除了從小就在智商上表現得天賦異稟的能被選拔去別的崗位之外,大部分都從小就接受軍事訓練,如果能上戰場,怕是不會比精銳戰士差。
總之,人類隨時可以爆兵,并做好了長期抗戰的一切準備。
看起來場面無限好,然而盡管準備工作已經做到了極致,這場戰爭的走向卻并不樂觀。
一切并未超越陳鋒的預料。
復眼棱艦展現出了壓倒性的科技優勢。
復眼者對宇宙引力線的了解,遠非人類可比。
在人類的導航系統里,可能前方只有一條能進入超曲運動的引力線,但在復眼者眼里,卻是一張盤根錯節的大網。
人類的行軍路線總在復眼者的交通網絡內,復眼者卻總能從別的人類預想不到的位置突然出現。
在機動性這一塊上,人類輸得徹底。
所以人類精心準備的大威力手段根本無法命中敵艦,連尾燈都看不到。
復眼棱艦利用其機動優勢,再故技重施拿出網格鏈接切割戰場,又派遣出源源不斷的刀鋒螂進入絞肉機,還時不時開火射出白色光束掃蕩,逐步無傷消磨人類的有生力量。
人類對復眼棱艦的空間凍結和聚能護盾同樣束手無策。
在這七個月里,人類損失慘重,陣亡速度驚人。
陳鋒早已猜到結局,但這過程卻依然讓他痛苦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