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眼者會不會通過進一步滲透吸收獵戶臂信息,迅速發現格拉斯人的奧秘,并也鉆進亞空間介質層中?
這都尚未可知。
但還可能出現另一種情況,陳鋒帶著小福回歸人類社會后,讓小福與其他頂級科學家進行思維碰撞,互相啟發思路,并給小福擴大建設出新的更龐大的研究機構,那么即便種植戰艦技術的推進緩慢,也可能爆發出一些其他類型的重要科技,說不定能拖延一下人類的敗亡時間呢?
又或者,在獵戶臂人類殘存的科研力量里,肯定還有另一些聰明才智不輸小福的人,如果把小福作為一顆催化劑,放進人類的大魚缸,能不能形成強效的鯰魚效應,以更快完成種植戰艦研發呢?
陳鋒真不知道了。
他的眼前永遠籠罩迷霧。
這迷霧太濃郁,他看不清路了。
歷史的走向里充滿的可能性太多,陳鋒的每一個選擇都會帶來無窮的變數與分岔,他思考的結果就是,好像不管怎么選,都選不出個標準答案來。
很多人都以為,絕對冷靜與理智的人在面對兩難選擇時肯定能迅速做出決定,絕不會猶豫。
其實這錯得徹底。
越冷靜獨立,做決定時收集的信息素越多,綜合考慮的判斷依據越多,情況就越顯得復雜,理智對最終決策來得快速與否,正確與否,還真就沒什么幫助。
能促使人類義無反顧毫不猶豫的,不是邏輯,是情感。
只有情感才能讓人明知是錯,也敢豁出去賭。
以前的陳鋒就是個老賭徒,但這次他還沒找到自己情感的支點,所以擺脫不了這因貪婪而生的困惑。
考慮很久,陳鋒從醫療艙里跳下來,嘆口氣。
在剛才的思考中,天知道他快速分析了多么龐大的信息流,結果沒得到結論,他給自己腦子繞暈了。
他自言自語道:“反正不管參不參戰,一時半會兒都回不到帝國疆域,先保持距離,既不靠近又不遠離,就這么飛著吧。再看看情況。”
同時他也給小福傳訊,暫且更改了航線。
小福對此倒是沒提出任何建議,他都聽陳鋒安排。
陳鋒重新打開帝國疆域星系模擬系統,再一次從全局到細節的審視戰局。
如今人類原有的14400個主要殖民星系尚余六百余個。
這部分殖民星系之所以能維持到現在,并非實力強大,純粹只是因為平庸。
這些星系中既沒有能推動技術進步的頂級科研機構,也不是各方面產業鏈成熟,具備某種特殊礦藏的大型工業基地,還沒有優渥的天然行星自然環境和適中的恒星環境,不是后備人口培養的繁衍基地,就突出一個平平無奇,復眼者都懶得將其選為主要目標。
另外還有為增補兵源和恢復工業產能而新設殖民地共八百余個。
戴森膜能源基地星系本來已擴張到數十萬個,但在經年累月的戰爭中,如今只剩下不足一萬,并且生物電池運輸的干線通道早已被切斷。
1024座星門早已全軍覆滅。
人類的大型運載艦已經無法安全的穿行于航線中。
只要大型運輸艦敢出現在航線上,肯定會被巡邏掃蕩的刀鋒螂發現。
人類只能化整為零,派遣些微小型人工或智能艦船少量多批次的穿行于航道中,以短則數月,長則數年周期的想方設法把更多能源電池帶回幸存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