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福的意圖是要陳鋒在模擬戰中全力以赴,不必擔心構建在他大腦中的信息網絡能不能承受。
這倒也正合了陳鋒心意。
訓練場被選在了太空中,正是影子星系的“柯伊伯”小行星帶。
比起太陽系的碎裂小行星帶,影子的外圈小行星數量更大,分布更廣,擴散系數更大,環境更復雜。
小行星大則長數百上千公里,小則幾十公里甚至數百數十米。
部分小行星材質有異,具備極強扭曲磁場,可極大程度干擾量子網絡的信息穩定。
還有些小行星看著體型不大,但其實質量驚人,對靠近的物質具備極強引力。
假如給這小行星以足夠的時間,它能逐漸成長為一顆新的行星。
又比如某些小行星上充滿超大原子量的重金屬同位素,附近幾十公里范圍內輻射強度堪比核爆中心。
如此復雜的小行星帶環境并非憑空虛設,而是建立在影子星系真實的碎裂行星帶之上。
按照軍事領袖層面的估測,這里將成為人類的第一道防線。
這是最好的訓練環境。
雖然理論上棱艦艦隊可以避開小行星帶,從行星系黃道面的上方長驅直入,但以人類如今的軍事實力,強如復眼者也不會再輕易讓自己的艦隊落入腹背受敵的包圍圈。
人類為了破開棱艦防護層已然努力了百年。
雖然尚未成功,但似乎距離也不遠了。
基礎學科的魅力之處就在于,窺破門徑之前讓人覺得玄奧不可測,可一旦步入殿堂之后,就能突然打開新世界,能在極短時間內獲得大量進步。
譬如人類曾經打過幾千年交道的金屬材料學。
為了得到更高性能的金屬材料,人類努力了幾千年。
可人類在前面幾千年歷史里累積起來取得的進步,加起來都不如科學家窺破合金結晶規律后的短短十年。
復眼者已經體會到人類的快速學習能力的可怕之處,深知只要給人類一個機會,哪怕只是一個行星系,都能在短時間內搞出個科技大爆發給你看。
所以,越是如此,復眼者就越是要規避棱艦被擊落的風險。
借用一句陳鋒的話來說,那就是復眼者害怕了。
宇宙背景里,陳鋒背負雙手漂于空中。
在他背后是繁星模擬的被撕碎了的十重戴森膜,以及遠處正面看著格外漆黑幽深,邊緣輪廓卻泛起金黃微光的巨大黑洞。
五萬余名被選拔出來的精銳戰士在他前方整齊劃一的列為方陣。
陳鋒攤開手,兩幅外形看著一模一樣的星影戰甲同時出現在他兩側。
“相信你們在參加培訓之前已經知道大概情況了。我左右兩副戰甲的區別只在一點,有沒有折躍引擎,其他各方面都一樣。你們先操作不帶折躍引擎的戰甲適應性能,兩個小時后,你們將會接受考核評分,評分前一萬名將會有機會接受折躍型戰甲的適應性訓練。至于其他人,先完成基礎學習,等待下次評分。我最終的目標是,在座所有人都成為合格的戰士,只要等我抵達,所有人都能第一時間完成換裝。”
場下眾人轟然應諾,氣氛顯得十分熱烈。
陳鋒眼角余光往旁邊一掃,那里有個統計列表。
列表中囊括了所有人的實時反饋情況分析。
絕大部分人的反饋都很好,但極個別人顯得十分不感冒。
陳鋒直咬牙。
你啥意思?
好心當做驢肝肺?
我免費教學,你還不服氣?
這時候他可算親自體會到當年自己給予于夢櫻的重創了,一樣的味兒。
陳鋒一邊吩咐繁星分發基礎教程,一邊暗中授意點開異常名單里的詳細信息。
看著那朦朦朧朧的臉孔,陳大師表示很煩。
居然是先哲院選拔出來的那些影子部隊成員之一,既沒有姓名和編碼檔案,竟連面孔也全部做了模糊處理。
“繁星,這群人怎么回事?給我把這個反饋標簽里寫著不服氣的這人臉給我顯示出來,我記個小本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