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得先聚合。
直接負責指揮第一重防線的第十元帥彭中云執行操作,開始讓部分堡壘艦的重型武器預充能。
陳鋒掃了一下,彭中云大約選了十個重點區域。
一百五十萬刀鋒螂不約而同開啟折躍。
只有95%的刀鋒螂順利完成折躍,還有5%的刀鋒螂出現在折躍目標地點時,卻已經只剩下半截身軀,另外半截不知跑哪兒去了,大約是遺落在某個不知名的黑洞里了吧。
原有一百五十萬只刀鋒螂,現在僅剩一百四十二萬只,圍繞著影子星系變成了共計五個小隊,平均每個小隊有接近二十九萬只。
其中四個小隊與盧先鋒提前安排的預熱集火點重疊。
在剛剛重新出現的瞬間,便遭到了附近超過千座堡壘艦的重型復合炮的當頭痛擊。
但其中有一支卻出現在了彭中云不曾判斷到的位置。
稍微休整后,這支刀鋒螂便迅速加速至二分之一光速,在宇宙中化作流光,往前撲殺而來。
隨著這二十八萬余刀鋒螂率先進入鏈式堡壘陣的火力覆蓋范圍,這邊的近千座堡壘艦中型武器開始對外傾斜火力。
絕大部分第一時間開火的,卻不是能量武器,而是以導彈為主的實彈武器。
大功率能量武器需要充能,只有實彈武器才能第一時間說開火就開火。
有時候可以執行預充能,可一旦開啟充能,便必須發射,并且每次發射后都會有一定時間的設備材質修復時間和能量重新準備的周期,俗稱冷卻時間。
導彈嗎?
陳鋒眉頭微皺,暗想,這根本不可能打中。
果不其然,刀鋒螂聚合而成的亂流驟然散開,各自躲閃。
盡管導彈都具備追蹤定向能力和一定的類曲率飛行能力,但想追蹤到能在二分之一光速狀態下還能輕易變向的刀鋒螂,難度著實太大了。
但這早在人類指揮官的預料之中。
導彈提前引爆,絢爛的殉爆將堡壘艦前方近千萬公里的空間照耀成仿佛恒星日冕般的璀璨光區。
強烈的沖擊波與粒子流在宇宙中組成了一團又一團“短暫恒星”。
“短暫恒星”相互又交錯,爆破沖擊波再扭曲變形,成為一片云團。
但眨眼之后,刀鋒螂陣列便從云團里沖了出來,繼續突進。
看起來人類是沒占到便宜。
“漂亮!”
陳鋒卻突然捏拳低吼。
他不會妄下定論,但剛才人類堡壘艦的這一手操作卻讓他為之驚嘆。
原來導彈殉爆的真正目的并非刀鋒螂,而是阻斷掉后面追來的八足甲蟲等其余作戰單位的推進路線,同時還沖垮了不知何時被刀鋒螂沿途布設的無形絲線。
這絲線陳鋒也認得,與球艦長須的材質相似,想來也具備空間凍結能力。
復眼者似乎是打算用刀鋒螂如蜘蛛般結網,慢慢用空間凍結技術把整個影子星系的外圍凍結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