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這場戰役比做一篇文章,那么穹頂降臨作為里程碑式的事件,就給文章突兀劃下了句點,讓一切喧囂戛然而止。
里面的人能用肉眼看到外面,但卻接收不到絲毫信息,只能通過戰士的視覺觀察,以及光學監測儀(傳統攝像頭)勉強捕捉。
在地球上,光學畫面作為戰場輔助信息可以提供足夠的作戰參考。
但把戰場環境放大到太空中,當戰場距離遠到幾十萬數百萬,乃至于數億公里后,光學畫面便完全失去了參考意義。
純視頻畫面中,第一個戰士撞上穹頂之后,外面的一區艦隊陷入短暫慌亂。
慌亂維持了大約2.7秒。
在這2.7秒內,一區艦隊受創嚴重。
這七千艘棱艦雖然沒有刀鋒螂,但其余次級小型作戰單位的數量依然不少,其他區域的刀鋒螂也在往這邊快速匯聚。
穹頂抵達后,復眼者的戰略方針驟然改變,不再試圖奪回DX1819棱艦,轉而以快速清剿被關在穹頂外的一區艦隊與洪流特攻隊隊員為主。
棱艦陣型正在快速變幻,從其他地區挪往一區,對殘余部隊形成包圍之勢。
一區艦隊與尚且在外的洪流特攻隊戰士沒有生還希望了。
雖然利威爾·克林斯曼在驟然失去指揮部的協助后調整得很快,迅速整合部隊開始嘗試突圍,但這已經沒有意義了。
逃不掉,掙扎無非是能多堅持一陣子而已。
海量分析報告正雪片般飛來,大多關于穹頂。
其中最顯眼的一條報告來自科學院。
在穹頂出現之后,三重空間的規則已被改變。
原三維空間與曲率亞空間的聯系被切斷了,原本宇宙中無處不在的引力線被攔腰斬斷,沒了穩定的引力線曲率亞空間。
并且即便是光也無法在真空中達到“光速”。
這意味著影子星系內的人類艦船無法進入曲率運動。
陳鋒對此倒不意外。
再看了片刻外部的攝影畫面,他默默的把臉別過去,不想再看眼前畫面。
就在這時候,他的個人情報中收到一條新的重要信息。
這是一份關于太陽穹頂的報告。
信息的初始內容只有一條,三十分鐘前,太陽穹頂還在遙遠的奧頓星系,協助棱艦清掃全民皆兵人人可戰的奧頓星系。
但在陳鋒抵達影子星系后,穹頂突兀消失。
奧頓星系與影子星系的距離是兩千光年,說明穹頂在半個小時內跨越了2000光年的距離。
這暴露了穹頂的可怕“飛行”速度,是光速的3504萬倍。
在此之前人類曾測試過很多次穹頂的飛行速度,不過計算結果有差別,有時候是500倍,有時候是1500倍,有時候是數百萬甚至上千萬倍。
由于數據來源并非直接測試,而是根據距離和時間差去反推,所以這個數據做不得準。
比如某些時候復眼者會將穹頂收回,等一段時間再投放也未可知。
現在倒是終于測出穹頂的極限速度了,很可怕,但未必是壞消息。
陳鋒回憶起上條時間線中的戰斗。
當時比鄰星艦隊的判斷其實不準確。
太陽穹頂并非在于太陽系消失的瞬間就抵達了四光年外的比鄰星系,中間有大約0.06秒的誤差。
不過以當時人類的處境,根本沒人在乎這0.06秒的時間差,只將其視為瞬間轉移。
在3504萬倍光速的恐怖極速下,區區4光年的距離根本沒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