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計劃》的完美之處,正在于陳鋒和眾多學者們依靠時空拓撲學,終于找到了控制與引導兩者間的完美平衡點。
時空拓撲學因陳鋒而生,最終倒是他學成了集大成者。
他將會從二十一世紀便開始暗中培養時空拓撲學的相關學術人員。
這門綜合性質的學問十分復雜,在二十一世紀,學者們需要先將心理學、數學、邏輯學、哲學、社會、歷史、基礎物理、人工智能、現代工業等多門學科的學問學到相當的境界,并將其融會貫通后,才能正式入門。
時空拓撲學既是一門學問,同時又是《千年規劃》的概要版。
運用時空拓撲學去掌控文明,便能既保留快速前進的腳步,又保留隨機可能帶來的多樣性創造。
時空拓撲學是將混沌與窮舉算法結合到極致的新學科。
在這門學問的理念中,未來并非必然,依然混沌,什么都可能發生。
變化無處不在,有好的,也有壞的。
但如果在恰當的時間加之以正確的引導,便能讓文明始終往好的方向發展。
文明在無數條分岔路上所做的每一個選擇,都會是正確選擇。
這能將文明潛力壓榨到極致。
按照陳鋒的打算,最適合成為除他之外的時空拓撲學第二人的,正是賴恩。
賴恩將會成為《千年計劃》的第一任主要執行人。
但即便以賴恩的智慧,陳鋒估摸他也得學到八十歲才可入門,一百三十歲才能接觸完整的《千年計劃》。
其他一般意義上的天才,怕是得百歲入門,一百五十歲才可堪一戰。
所以,為了讓這些人能活到那么久,陳鋒會給這第十條時間線定下一個核心基調,以生物和醫療技術為主。
他會親自操刀,基因喚醒度開發技術,將會在八十年內變成現實。第一代開發技術可能不夠完美,需要用到很多生物的方法。這是走了捷徑。
他要在二十一世紀,便讓賴恩、鐘蕾、伊倫·艾爾文、盧薇、宋思羽等人的壽命達到兩百歲。
他的計劃的最終目標是讓人類在三十一世紀棱艦抵達之時,便擁有四十一世紀的科技水平。
也就是說,可以讓人類在三十一世紀,便真正踏足四階文明的界限,擁有可以引爆銀河系的能力。
至于人類與復眼者的戰爭爆發時間,則會提前至二十七世紀中頁。
人類將在獵戶臂與半人馬座旋臂的中間點設伏狙擊復眼者,提前打響戰爭。
陳鋒曾經以為人類對曲率引力線網絡的開發運用是由于復眼者先人一步所致。對方先找到了宇宙的“頻率”,所以人類才始終只能在對方的路線上前進。
但在小福完善大統一公式后,發現在銀河系內,本來就只有這一個引力線網絡。
人類在第一次推算引力線網絡時,吸收了復眼者的技術。但即便沒有,從另一條路走過去,最終卻還是會抵達同一個終點。在人類之前很多年,復眼者早已將其摸得滾瓜爛熟。
唯一引力線網絡在第九條時間線中,是人類無法突破的嘆息壁障。
因為在戰爭的僵持階段,復眼棱艦的500倍光速巡航能力對人類形成了壓倒性優勢,讓人無處可逃。
但在第十條時間線中,當人類準備提前伏擊棱艦艦隊時,唯一引力線便成了料敵機先的依仗。
根據之前的戰爭中收集的數據,科學家們很容易計算出棱艦移動的路線,以及將在什么時間經過哪個點。
那么,人類完全可以在二十七世紀時便在復眼者的必經之路上,準備數道超量伽馬射線暴與潛伏束能炸彈集群。
這肯定夠蒼蠅眼喝一壺。
當然,以陳鋒現在的打算,他會將攔截阻敵計劃完美的偽裝成“自然現象”,并且他還會給后人留下手書,如果沒有完全把握偽裝成功,那么寧可不炸。
現在他已經可以篤定復眼者背后的超階文明才是敵意的根本來源。
所以人類過早暴露出全部實力,并非良策。
先示敵以弱,與敵人慢慢周旋,然后暗中在一些特質行星系中爆發增長,積累實力。
這示弱的時間,甚至可以維持到三十二世紀乃至更久。
只要人類先在四級文明的等級里扎穩腳跟,制造出足夠多的能達到兩萬五千倍光速的逃生飛船,甚至制造出更好的折躍大飛船,讓人類擁有最好的生存能力,那等超階文明重視起人類,準備親自干預時,很可能已經為時晚矣。
陳鋒雖然不曾親眼見過超階文明,但現在他卻已經可以靠自己的認知,去預測對方的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