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3000年左右時,再利用已經成熟的種植戰艦技術,在短短二十年內瘋狂爆種擴張軍事實力,埋伏對方一手。
那么,復眼者必然會被穹頂里觀察到的表象所誤導,第一波主戰兵力必然還是棱艦,而不會出現上條時間線里后期抵達的那些強悍援兵。
同時,首選目標必然還是太陽系。
按照陳鋒的預演,很可能出現如下情況。
太陽系內的繁榮度太高,以至于復眼者果斷將太陽系視為最大威脅。
如果棱艦艦隊能沖破晨風帝國提前布下的封鎖線,抵達太陽系。
對方會保持穹頂封鎖,且百萬棱艦齊上陣,直到將太陽系徹底消滅后,才會化整為零分散開來追擊銀河里的其他人類。
但這一次,陳鋒會用太陽系讓他們吃不了兜著走。
到時候晨風帝國的疆域版圖會無限大。
但戰爭第一階段的主戰場,只會是太陽系。
戰爭只會有兩個走向。
第一,復眼者發現太陽系是個硬茬子,百萬棱艦并肩子上也拿太陽系沒辦法。復眼者將穹頂留在太陽系上空,棱艦分散開來,先出去找“軟柿子”逐個剿滅,同時呼叫援軍。把最難啃的硬骨頭太陽系留到最后。
第二,太陽系反過來利用穹頂封鎖,使用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絕命戰略,將百萬棱艦盡數埋葬在太陽系內。那么敵人的援兵最快也要3520年左右才能抵達。
太陽系人類將會用自身重創為代價,為整個晨風帝國爭取到可能存在的平穩發展期。
這能取得最大化的收益。
至于戰爭的第二階段,有兩種可能。
假定出現第一種局面,太陽系作為硬茬子被留到最后。
陳鋒將在三十一世紀找到辦法利用大統一公式創造出讓少量人類主力潛伏出穹頂的辦法,到外面去領導晨風帝國與復眼者的戰爭,開啟戰爭的第二階段。
如果是第二種局面,哪怕這會顯得很自私,他也必須帶領太陽系內的領導團隊活下去,并繼續引導接下來的五百年平穩發展期,迅速擴張實力,以等待另一種第二階段戰爭的抵達。
如果一切順利,人類可以剿滅復眼者,并反攻敵人的老巢,將其徹底摧毀,亦或是直接迎來戰爭的第三階段,面對復眼者背后真正的超階文明。
但不管是哪種情況,賴恩的提案似乎都大有意義。
首先,賴恩的構思里并未用到太多超階科技,不會引起敵人太多警惕。
第八條時間線中的人類就能完成,只是當時被穹頂封鎖,人類走不出去,對太陽的開發壓榨強度不夠,能量攫取只能依靠太陽的自然燃燒。
以當時的物質產能,只需要艦船和飛行器等交通工具就能完成運輸工作,所以沒做而已。
但這一次,陳鋒將會把恒星快速開發技術留下來,建成終極階段的戴森膜,到時候物質產能將會完全壓過艦船載具的運輸能力。
修建賴恩提出的這血管般的太空鐵軌網絡,倒是剛好解決生產力需求。
念及此,陳鋒倒有些驚喜,“說說你是怎么想到這點的呢?”
賴恩道:“我正在研究你教給我的時空拓撲學。”
“嗯。”
“雖然現在不具備實驗條件,但你已經告訴了我明確答案。質能轉化是可以實現的,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