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名艦隊中,
指揮官需要明確知曉每個人的能力邊界,在需要的時候才能做出正確的決定。
說出去只怕沒人會相信,肩負著人類首次遠征任務的無名艦隊,竟會是一支龐大的雜牌軍。
艦隊人員編制才剛剛組建完成,絕大部分人相處的時間均未超過兩個月。
遠征計劃的制定要往前追溯至2688年,當時童玲甚至尚未抵達維藤星系。
這是帝**事領導層的決策。
隨著長達幾十年的互相試探,人類已經對復眼者手中可以調配的力量有了很深的掌握。
不否認復眼者時不時展現出的新手段總會給人類造成很大的困擾,但正如發生在旅行者星戰役一樣,當人類的能力超過某個邊界后,面對復眼者的新手段時,無論初期表現得再手忙腳亂,人類總能依靠驚人的快速科技爆發和龐大的戰略縱深,迅速整合多個星系甚至全帝國的力量去解決問題。
現在帝國統帥們產生了新的想法,既然我們現在能對付復眼者了,那么自然沒必要總給對方留下反應的時間,等對方先出招,自己再還擊,這總會陷入被動,并且每次都會有很重的人員傷亡與資源損失。
來而不往非禮也,帝國統帥決定主動出擊,并委托繁星對此事進行可行性預演論證。
繁星按照常例計算了很久,但并未得出明確結論,因為誰也不知道復眼者在銀心基地里是否還藏著什么底牌。
人類的主動出擊是否又會觸發對方什么新的舉措。
這都是未知數。
最終卻還是陳鋒做了決定。
干了。
反正戰爭已經打響,要取得真正勝利,本就必須摧毀對方在銀河系的據點。
但陳鋒提出兩個前提條件,人類艦隊必須擁有五百倍光速的航行能力,否則等抵達銀心時黃花菜都涼了。
同時,這支遠征艦隊的戰斗力,必須超出當前其他人類軍隊一個時代。
因為無論行軍路線再怎么隱蔽,也不能排除半途發生遭遇戰的可能。
如果人類兵力不夠精銳,不能沖破對方的攔截,不能展現出壓倒性的火力優勢,那么這樣的遠征毫無意義,只是浪費資源平白送人頭而已。
要干,就必須成功。
最終經過長達二十余年的籌備,堆集了當前帝國最高科技結晶的艦隊終于順利開撥。
除了裝備優勢之外,無名艦隊也是首次針對全帝國疆域進行人員選拔,從多達數十萬個殖民地中選拔出了這一億五千萬人。
假如以星系來給如今的獵戶臂人類劃分種族,那無名艦隊中至少有十萬個種族。
無論是科學家還是戰士,亦或是工程師,艦隊里的每一個人,都是各自種族的精銳中的精銳。
如今整個帝國中大約50%的頂級天才,都堆集到了這一支艦隊里。
不考慮協作水平,單從軍人的個人能力總和與裝備科技水平含量的角度判斷,無名艦隊的紙面實力足以抵得上一整個星系的龐大軍隊。
但星際戰爭不是個人的好勇斗狠,真到了戰場上,這支雜牌軍具體能發揮出幾成水平來,還得看誕生于不同文化,有著不同習性的戰士們相互間協調配合的水平。
這是該指揮官秦光頭疼的事。
大約一個小時后,童玲乘坐同步穿梭機抵達了堡壘艦,并直接前往會議室。
有資格參加會議的S級戰士共有三千七百人,分別來自兩千六百個行星系。
其中與童玲一樣祖籍為太陽系的共有六十三人。
巨源星系十七人,奧頓星系二十一人。
至于其他星系,則大多只有一個兩個。
由于帝國疆域幅員遼闊,不同星系中的人體態與性格差異太大,導致這三千七百人看起來簡直奇形怪狀,群魔亂舞。
有人渾身毛發濃密,看起來頗有返祖傾向。
這類人生活的星球要么有強輻射侵擾,要么溫度極低又或是晝夜溫差很大,也可能是星系的量子規則本就會刺激人類的毛發基因顯性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