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定想了想,以項目負責人的身份給研究所內的所有人發去一條消息。
“各位。我們成功機會無限大,失敗的概率無限小。但是,我知道,大家之所以和我一樣留下來,是因為我們無法想象,更不能承受失敗的可能。哪怕這可能只有一丁點!”
“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我們最終站上了這個舞臺,就只能把我們的光和熱釋放到極致。今日,我們攜手并肩,放手一搏。無論成敗,人類一定會記得我們曾經奮斗過。”
他沒有對同事們說謝謝。
他也沒像各個組長那般扔什么軍令狀,說什么“只許成功不許失敗”之類的會增加壓力的話。
楊國定這段簡短的發言,變成了最后的誓師詞。
倒計時兩小時正式抵達,原本與尸骸星球相隔僅六千公里的母艦緩緩啟動遠離。
十八艘蠕蟲三型搭載的直徑二十公里的巨型反推力發動機外殼開始緩緩交錯旋轉。
一輪輪暗紅色的光芒從這些外殼交界處往外滲透。
這是噴射介質正在逐漸被升溫,慢慢提高能級時的表現。
兩個小時后,圓筒狀的蠕蟲三型將會從尾部噴射出肉眼幾乎不可見的淡藍色輝光。
淡藍色輝光的組成部分,是具備極高質量密度,但又被加速至光速的高能等離子體,簡單的講,這是有質量的“光子”,也是人類迄今為止創造出的最好的物理反推力介質。
外部的震動漸漸通過鎖鏈傳遞到了尸骸星球上,不過研究所內部的自穩定系統完美的對沖抵消了震蕩,里面平穩如故。
林拉的胚胎復制體已經合成。
她深吸口氣,手指微微抖動,控制球上閃過一束承載了數據信息的橙紅色電弧。
剛剛完成的新配比營養液被成功注入。
模擬神經鏈接接通。
一個由繁星人工合成的“仿靈魂”被注入復制體。
林拉再打開能加速生化反應的輻射催化器,開始觀察接下來的反應。
仿靈魂的數據庫開始被還原為波斯納分子集群排列規律,被一點點刻繪進胚胎復制體的腦細胞。
融合開始,進度百分比持續提高。
在進度推升到90%時,林拉不知覺的屏住呼吸,繼續一點點觀察。
啪!
監測儀里響起一聲鞭炮炸開般的脆響,胚胎復制體在營養液中砰的爆開了。
失敗。
林拉甩了甩頭,將自己的失敗記錄如實上報。
下一秒,研究所里的項目進度整合小組收到林拉的數據,再將其與其他新數據整合,進行分析。
三秒后,林拉收到反饋。
“該成果為有效成果。先哲胚胎穩定度提高三百億分之一,復活成功率提高六十三億分之一。謝謝你,林拉。”
答復言簡意賅,頗有嘉許之意。
但林拉卻并未沾沾自喜,而是又馬不停蹄的重新吸收其他小組與系外協作單位同步過來的數據,準備開始一場新的實驗。
在這短短幾分鐘內,研究所內共有千余個細分小組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其中林拉小組的項目貢獻率最高,正是六十三億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