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這些具備極高音樂創造力的人接觸到更多樂器,聽到更多不同的聲音,見識到更多合成聲音的科技以及更完善的現代與后現代編曲體系,這些人終其一生又能多創造出多少曲子?在接入腦鏈技術后,又能將多少在腦子里被悄然浪費的經典旋律保存下來?
不敢想象。
或許這些人在自己的生命中,將自身的才華發揮到了極致。
但這所謂的極致必須考慮到時代的制約。
人體冷凍技術的核心價值,就是可以讓這些才華跳出時代的限制,為整個文明打開另一種可能。
在必要的時候,將先行者冷凍起來,才華保存下來,留到需要的、恰當的時候,在滿足某些必要條件后,將這些被時代限制了的才華放到更恰當的位置,讓他們換個更舒適的環境重新綻放,將會為文明帶來多大的幫助?
常人實在難以想象。
可以這樣舉例,某頂級科學家將某個重要項目推進到了一定的程度,剩下的研究需要實驗考證,直到得到大量實驗數據后才能進行下一步推導,亦或是需要進行龐大的計算與長期的觀察。
這很現實。
有些涉及到恒星的星體物理學項目,動輒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觀察與等待。
在沒有人體冷凍技術時,這名才華橫溢的科學家便不得不在無謂的等待中平白消耗生命,浪費才華。
哪怕期間他轉到其他方向再拿出些成果,其實意義都不如那個能貫穿他一生的重大項目來得重大。
如果有了人體冷凍技術,就可以讓同一個人可以在跨越上千年,甚至上萬年的時間里,等待項目的成熟,從事更龐大的偉大研究。文明又該會怎樣?
或許有人會說,你作為導師,不是能培養學生么,你不是有繼承者么?
但每一個繼承者從導師身上學習,需要時間成本,并且不同的人思考問題,必定會有不同的地方。
有些項目,就是需要完整的一脈相承的思維模式。
導師培養繼承者本身就是個龐大的試錯過程。
這既會浪費導師的生命,也在浪費很多被淘汰了的未必那么適合的學生的生命。
這里面究竟又造成了多大的資源浪費?
如果這些資源都被節約了下來呢?
過去人們不敢想,是因為誰也敵不過時間這把宇宙里最鋒利的武器。
永生已經被證明了不可能。
但現在可以了。
這毫無疑問,一定會為人類的科研進程帶來質變。
其他具備類似需求的領域也一樣,比如戰士。
再強的戰士,如果出生得太早,不能活到大決戰來臨時,都終究只能當個局外人。
但人體冷凍技術,卻能讓一代又一代人類里誕生的天才戰士進入冷凍狀態,在文明走到最危險的生死攸關之際,再重新站出來。
再比如,跨越恒星系的超遠距離遠航。
這影響就更直觀了。
假定人類選擇一個距離超過千萬光年的河外星系作為遠航目標,即便目前最快的五百倍光速飛船,也需要兩萬年才能抵達目的地。
在正常情況下,這支艦隊里的人類已經經過了至少一兩百代的繁衍。
但當宇宙自然現象無法對人類造成威脅時,人類最大的敵人反而成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