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問題的確困擾了周東來好幾個月,也是他與唐夏傲討論的來由。
周東來再度開始反思上次內亂的前因后果。
他認為,雖然制定計劃的是老師秦光,執行計劃的是他本人,但毫無疑問童玲才是扭轉乾坤的那把開天辟地的鑰匙。
正是童玲的存在,艦隊才能在關鍵時刻穩住局面。
后續工作之所以能順利開展,與童玲的強悍實力,以及在所有艦隊成員心目中不可動搖的崇高地位也息息相關。
順利扛過內亂動蕩,艦隊既完成了練兵,又重新強化了管理體系的職能,更讓艦隊成員清醒認識到社會的本質、信念的價值、個體與群體之間的相互關系。
內亂后,艦隊成員重新具備了辨證的人生觀,學會了正視責任。
艦隊共和順利實施后的關鍵戰役里,沒有逼迫,沒有強權,更沒有猜疑,所有人團結一心同仇敵愾。
每個人都深知,無論是否為了不同的信念而前進,都一定要前進,向著永恒前進。
正因如此,艦隊才能從吞噬蟲與蜂巢巨艦聯手營造的必死之局里逃離。
現在艦隊已經化整為零,大家兵分一萬二千路,但在艦隊共和營造的更強的凝聚力之下,秦光情感上愿意相信其他人一定可以在2960年完成匯合,不過理智在告訴他,得再做點什么預防變局。
四十年的時間放到慢節奏的古代也足以改朝換代,更遑論如今。
所以周東來認為自己的思考不僅僅是在反哺帝國,同時也是在幫助自己。
周東來再又不眠不休的想了很久,一邊想一邊做筆記,最終手寫出一段話。
“只有偉大的領袖才能成為凡人的精神支柱,才能讓偏聽偏信、能力有限的凡人無須知道所有真相,便能走上正確的道路。”
“人類需要領袖。領袖留給人類的,絕不僅僅是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果,而是一種無法磨滅的精神力量。”
“真正的偉大領袖來之不易,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等太多因素達到標準。在時間長河中,文明必然要面對領袖斷檔的情況,那么至少得把領袖留下的精神力量傳承下去。”
“精神力量的傳遞,應該是人與人之間的傳遞,不能依托于人工智能。因為人工智能本身缺乏情緒,自然教不會每個人真正的精神屬性。”
“可我們該怎么做,才能在人心中刻下精神的烙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