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個指甲蓋大小,形如七星瓢蟲的甲蟲正在這片滿布殘骸的戰區中四處游蕩。
甲蟲的飛行方式非常原始,以極高頻率瘋狂扇動翅膀,依靠不斷變換小小翅膀的角度形成前后推力差,通過翅膀與宇宙空間中密度極低的太空顆粒碰撞來實現節能低速運動。
甲蟲蜂群般游走著,時而落到或大或小的戰損殘骸上,咬動雙鄂,口中噴酸,一點一點的將整塊整塊的可回收殘骸拆解成毫米級的微小顆粒,再銜著這些顆粒飛往就在不遠處巡脧的丈許長無人母艦,被小型母艦不斷收集整合再轉運。
當然,有的甲蟲也格外倒霉,明明偵測到某處有可回收能源,成群結隊的飛過去,結果剛剛好那塊被盯上的高能電池爆炸了。一大群甲蟲被當場烤到融化。
但奇妙的是,這些融化成液態金屬球的甲蟲會呈短暫假死狀態,靜靜地漂浮著,等到完全冷卻后,再過去少則兩小時,多則三四小時,本該死透了的甲蟲卻又能緩緩恢復行動力,繼續尋覓著戰場中的資源,再運送至巡脧母艦中。
這些甲蟲,正是金屬星球上生存的純機械生命骺族的初級資源回收機。
太空垃圾回收總用時接近一周。
原本亂糟糟的太空環境重新恢復清明。
一艘長約兩百公里的巨型運輸艦緩緩調頭,伸展出兩支幅寬上千公里的巨大翅翼,輕輕扇動,飄向不遠處圍繞金屬行星進行公轉運動的衛星。
這衛星直徑近千公里,視覺上看起來倒還沒有運輸艦大。
等到兩者距離不斷靠近時,巨型運輸艦迅速收攏翅翼,衛星一側則張開個如同漩渦的圓洞。
伴隨轟隆巨響,煙塵在真空環境下四散飛濺,巨艦扎入衛星表層,半沒入內,兩者完成對接。
巨艦尾部如花瓣般緩緩打開,堆積如山的金屬顆粒向著四面八方傾瀉。
巨艦中部,一個橫頁風扇旋轉起來。
大量金屬顆粒形如揚塵,飄蕩而起。
較低的G值讓金屬顆粒當空飄散,飛出去極遠,拋物線極平滑。
橫頁風扇的力道控制得剛剛好。
大約數小時后,絕大部分金屬顆粒都平均分配到了衛星表面各個區域。
橫頁風扇停止旋轉。
與此同時,先前那些負責在太空中收集資源的甲蟲又從母艦中飛出,開始改換形態,快速組合,變成一輛又一輛的尾部自帶“吸塵器”的鏟斗車,將平均分散于衛星地表的金屬顆粒重新收集起來,運往一個又一個高塔狀熔煉器。
在高塔里,這些金屬微塵顆粒會被按照需求,重新提煉為整塊整塊的特定金屬,以滿足下方金屬行星中的骺族的日常生產生活之需求。
“隊長,我們什么時候開始行動?”
一粒毫不起眼的直徑僅為1毫米的金屬顆粒中,正有一段極其微弱的量子意識悄然說道。
“別急,等李青青和龐克特完成對甲蟲的技術分析再說,我們的第一個仿生目標,就是這甲蟲。”
“好的。李青青加油!”
“埃德加你別煩我,忙著呢。閉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