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側的表格中羅列著的是觀戰者當前聚焦的隊伍情況,包括工程建設進度、技術分析進度、潛伏目標星球生態研究情況、目標文明社會研究、目標文明物種生物研究進程等等多個指標。
此時鄭一峰目光聚焦的位置是參賽隊員狀況分析表。
以第三戰線行動為考核指標的全軍競賽高階組總決賽,向來是漫長的拉鋸,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分出勝負。
除非一開始就慘遭淘汰,正常參賽者都至少得在腦鏈睡眠艙中呆上短則一兩周,長則不知道多少年。
這是一場耐力拉力賽,又被人戲稱為年輕人的馬拉松。
能從各個行星、星系、戰區中層層突破,沖出重圍出現在這賽場上的高階組參賽選手,即便說不上才冠三軍,多少也都是人類中前億分之一的佼佼者。
參加第三戰線的總決賽既是榮譽之爭,也本就算遠程直接參與進實戰。
這是許多戰斗天才正式入伍前的最后一場大考,意義重大。
遠程腦鏈控制雖不如真實戰場般兇險,不會真正死亡,但又有競賽的心理壓力,競賽目標更有非常實在的現實意義,每個參加決賽的人心理上的狀態,與身處真實戰場無異。
長時間的高強度任務環境,可以讓天才俊杰們提前適應實戰,積累寶貴的經驗,全方位地掌握各種戰場知識,進一步錘煉自己在學員階段累積的種種技巧。
腦鏈睡眠艙作為科技含量極高的綜合設施,除了提供信息流通過能力極強的思維鏈接之外,還能完美解決使用者的吃喝拉撒,水平比鄭峰自己做的填鴨神器還更強一線。
不僅如此,睡眠艙中還自帶微電流刺激系統,可通過模擬生物電來幫助參賽者于睡夢中完成基本的體能訓練。
如果有特殊需求者,只要身體扛得住極限壓榨,甚至可以提高訓練強度,一邊睡一邊越來越強壯。
當然,看似完美無缺的腦鏈睡眠艙其實也有缺點。
當人躺在里面時,看似是沉睡,其實思維持續高度活躍,只不過對外傳輸信息的渠道從人的神經網絡變成了量子腦鏈。
這樣的思維量子風暴運轉呈半封閉狀態,不是人最適應的自然狀況。
參賽者的主動意識在另一邊忙碌,但潛意識卻很清楚自己身上正在發生什么。
那么,潛意識的對外感知,與通常意義上的關禁閉并無區別。
長期躺在里面,年輕學員們的潛意識會受到巨大的精神壓力。
用一句克蘇魯范兒的話來講,就是san值狂掉,逐漸喪失理智,并通過遠程腦鏈表現在正在參加競賽的主動意識中。
當然,這是在人類不具備命運公約印記的情況下的“常識”。
幸好,自從印記普及化以來,腦鏈睡眠艙的最大弊端給不攻自破了。
但此時鄭一峰擔心的正是這個。
很顯然,飛虎隊員們的印記已經開始松動。
這些小家伙的任務進度本就不可喜,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壓力。
搖搖欲墜的印記暫且穩住了他們的理智,讓他們還能保持平靜。
但這平靜隨時可能被打破。
并且,他們平靜的方向也不太對勁,用一句話來說,便是“放棄掙扎,坦然接受失敗,下次再接再勵。”
以鄭峰的性格,這顯然是不可容忍的,所以鄭峰和他的隊員們的矛盾一定會在某個時刻爆發。
久違的內訌將再次成為飛虎隊的主旋律。
但這依然不是最糟糕的情況,鄭一峰最擔心的是鄭峰和其他隊員的san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