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伏的主力是炮灰隊,要對付的是清軍最精銳的斥候哨騎,但炮灰隊利用好了地形,打敵人一個出其不意,照樣可以殺死精銳,精銳士兵也是人,挨上一銃也會死,挨上一炮也會被打碎了。
清軍斥候哨騎進入了伏擊圈,為了防止埋伏,清軍斥候哨騎取出騎弓,往兩邊山坡上吊射去了一輪輕箭,進行火力偵察。但他們為了節約體力,輕箭射得并不遠,箭矢落在伏兵前面的草叢中,并未傷到一人。
前面負責絆馬索的兩名伏兵雖然在輕箭射程之內,但他們躲在樹后面,清軍的輕箭被樹木擋住了,無法傷及他們。
“拉!”就在清軍眼看就要沖出山谷的時候,只聽到一聲大吼。
兩名伏兵一拉絆馬索,埋在泥土下面的絆馬索彈起,正在策馬疾馳的兩名清軍斥候哨騎立即離開了馬背,騰云駕霧飛到空中,人在空中還手舞足蹈,拼命想要抓住東西,卻抓了個空,隨后重重落在地面。
那兩名清軍斥候哨騎掙扎著正要站起來,山頭上落下了幾塊大石頭,把他們砸成了肉泥。
“嗖嗖嗖”兩邊山坡上突然冒出了不計其數衣衫襤褸的明軍,弩箭下雨一樣射下,十多名清軍斥候哨騎當即被射成了馬峰窩。威力強大的弩箭,破開了他們身上的三重厚甲,這些弩的拉力都在一石以上,以腳蹬上弦,再精良的鎧甲都擋不住弩箭。
與此同時,火銃手的各什長打開了火種罐,給每一名火銃手點燃了火繩。
張安順瞄準了一名白甲兵扣動扳機,“砰”一聲震耳欲聾的銃聲響起,那名白甲兵身上噴出了一股血霧,子彈擊穿了三重鎧甲,把這名白甲兵打落下馬。
山坡上弩箭彈丸齊下,近百名清軍斥候哨騎轉眼之間就全部被射殺在山谷中,連一個都沒有逃出去。
這一隊斥候哨騎后面還跟著二十多名斥候哨騎,發現前面的同伴遭了埋伏,他們調轉馬頭,企圖逃回去報信。
“砰砰砰”兩邊山上響起了清脆的線膛槍槍聲,清軍斥候哨騎像活靶子一樣被人一個接一個射落馬下。
尼堪、瓦達克和李國翰等清軍將領在裕州城外等了許久,也沒等到斥候哨騎回來報信,于是又派遣了一隊斥候哨騎去探路。結果到了天色快黑了,先后派出去的兩隊斥候哨騎連一個人都沒能回來。
“不用多想了,兩百余最精銳的巴牙喇兵出去,一個都沒回來!肯定是中了南蠻子埋伏!”尼堪道。
兩百多名斥候哨騎出去,一個沒回來,用屁股想都能想到肯定是中埋伏了。
瓦達克道:“讓輔兵趕緊一點,打造攻城武器,明日一早攻城!還有,李將軍的炮隊準備一下,明日一早炮轟蠻子城墻!”
“喳!”李國翰打了個千。
如今清軍的炮隊也分為攻城炮隊和野戰炮隊,野戰炮隊有繳獲的和仿制的三磅野戰炮,那種炮被清軍稱之為紅夷小炮,還有仿制的六磅野戰炮,被稱之為快速紅夷大炮。而清軍的攻城炮隊使用的是十二磅紅夷大炮,但清軍也仿制了李國棟“發明”的炮架和炮車,沉重的紅夷大炮可以安裝在炮車上,同彈藥車連接在一起,跟隨大軍快速行軍。
只是清軍無法解決軸承和膠輪的問題,所以說他們的大炮機動能力還是比不上淮軍。
其實李國棟用來覆蓋車輪的杜仲膠,也只是暫時取代之物,最終要換上橡膠。現在的大明已經從葡萄牙人那獲得了橡膠,但是沒有經過硫化的橡膠還不如杜仲膠了,李國棟畢竟不是學化工出身的,不懂得如何硫化橡膠,所以說發展橡膠種植業的事情只能往后拖一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