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萬多大清精銳鐵騎,就這樣幾乎損失殆盡,只剩下不到一千人逃回來,就連英勇善戰的郡王瓦克達都陣亡了。
代善的八個兒子,除了一個早逝的之外,有三個兒子死于李國棟手中。
滿達海聽說四哥陣亡的消息,大叫一聲哭暈在地上。
周圍幾名戈什哈連忙給他掐人中,搗鼓了半天,滿達海才緩緩蘇醒過來。他咬牙切齒道:“李二狗!我大哥岳托,三哥薩哈廉,四哥瓦克達,都死在你的手中!我與你不共戴天!”
但滿達海根本就都沒有想到,代善這一脈,最后被李國棟給滅了滿門。因為老奴的其他幾脈都可以留下,唯獨代善這一脈,已經是血海深仇,李國棟當然知道斬草需除根,既然代善一脈已經同自己不共戴天,那就全部殺光,不留下后患。
尼堪沒想到精銳的滿蒙八旗騎兵,竟然如此不堪一擊!看著遠處明軍大隊騎兵,尼堪痛心疾首的哀嘆:“李老二詭計多端,竟然以如此詭計對付我軍!”
紅夷大炮的炮手損失慘重,剛剛被明軍三千散兵遠距離點射了一大半,剩下的炮手已經無法再保持紅夷大炮的火力了。訓練一名合格的炮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清軍的精銳火炮,都集中在漢八旗軍中,供他們使用。李國棟就是專門用散兵對付清軍炮手,使得那些紅夷大炮再也無法發揮威力。
攻打裕州城的計劃,事實上已經無法實現。炮手損失慘遭,騎兵損失慘遭,剩下的就是一堆的步兵。
繼續攻城?明軍兩萬五千精銳鐵騎就在附近虎視眈眈,等清軍全力攻城的時候突然殺出來,在背后和側面襲擾,那還怎么攻城?說不定一不小心,就被明軍沖散了陣型,然后潰敗。
可是不攻城,又如何去救洪承疇?
尼堪哀嘆了一聲:“洪承疇這狗奴才,死了也就死了,可是他手中有我大清二十萬精銳啊!若是全軍覆沒了,我大清也完了!”
這時候,尼堪又不能撤軍,騎兵幾乎損失殆盡,剩下的步兵若是撤軍,明軍兩萬五千騎兵跟在后面一路追殺,清軍就會損失慘重,能逃回黃河北面的,恐怕就所剩無幾了。
唯一的辦法,就是盡快趕去同洪承疇會師,再憑借著強大的兵力,還有可能翻盤。
“我軍距離洪承疇這個狗奴才不過只有五十余里,步兵行軍,都不需要一日即可趕到。既然都已經來到這里了,不如全力以赴,趕去同洪承疇會師!”滿達海道。
尼堪點了點頭:“也只能如此了!若是現在我軍撤退,恐怕折損一大半都不止。這些兵力若是折損完了,我大清就真的完了。”
大清的局勢已經十分危機,雖然順治派人去外藩蒙古請了救兵,可是誰都知道一個事實:一旦大清的主力被李國棟殲滅了,那么從外藩蒙古請來的那些救兵,就反而變成了敵人!外藩蒙古不會給即將覆滅的滿清陪葬,只會趁火打劫,很干脆的配合明軍,甚至加入明軍,合作一起揍死大清。
裕州城堵住了大路中間,想要增援洪承疇,就只能繞路而行。
可是從哪里繞?右側的道路有伏兵,那就從左側走,可是萬一左側也有伏兵呢?若是放棄了這兩條路,那就只能從汝寧、羅山那繞過來,這一繞就是一大圈,明軍騎兵遠遠的尾隨襲擾,等清軍趕到洪承疇那邊,恐怕還能剩下一半兵力都算不錯了,輜重大炮全部丟要丟了。
尼堪思考了老半天,終于做出決定:“很明顯,右側有明狗伏兵,我們走左側山路!”
其實尼堪的這個決策,卻剛剛好中了李國棟的下懷!事實上在右側山路中的伏兵不是很多,真正攔截清軍的地點是在左側山路中!
尼堪的這個決定,最后斷送了他的這支清軍,也讓他自己和洪承疇都送了命。襄陽決戰,成就了李國棟一戰撅四王的壯舉!尼堪、滿達海和瓦克達陣亡,濟爾哈朗被俘,大清五省經略洪承疇最后自殺未成,被送去南京凌遲處死。
清軍放棄了不可能完成的攻城,在凌晨天還沒亮的時候,就放棄了大營。大隊清軍繞過裕州城,從左側的王鑫頂和德云山一帶繞路趕往南陽戰場,準備去救洪承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