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臨實在是舍不得關內的這大好花花江山啊,可問題是連遼東都去不成了,只能去蘇武牧羊的北海喝西北風,吃沙子。
要是不跑,也沒關系,據說南京的昏德公府已經造好了,就等著福臨住進去了。可是福臨不敢去啊,去了南京,也許可以安安穩穩的活個幾年,可是幾年后呢?吃飯噎死,喝水嗆死,暴病身亡,走路摔死,總有一種死法適合自己。
其實福臨還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李國棟還真不會干這種事情,隨著武器的發展,今后這塊大陸上的游牧民族和漁獵民族只能是能歌善舞了,最終完全融合,都變成了漢人。為了民族融合,李國棟不可能殺害福臨,當然也不會放他去太平洋對岸。更何況,福臨既是他小妾海蘭珠的外甥,又是他的堂舅哥,當然不可能殺他,只會把他好好養著,反正福臨沒有禍害。如果是康麻子的話,那李國棟可不敢養了。
不過現在沒事,康麻子連液體都還不是呢。
“走吧!”布木布泰下令道。
“太后娘娘,您多少還是明國楚國公的小姨子,您若是不走,楚國公考慮到海蘭珠的面子,也不會為難您的。”鰲拜勸道。
“哀家當然知道,哀家若是投降了,可以安度晚年。可是皇兒怎么辦?”布木布泰道。
大清的滿蒙八旗軍精銳已經全部完蛋了,剩下的八旗子弟,都是入關后長大的八旗二代,那些人根本沒有任何戰斗力,誰都不指望這些整天提鳥籠,泡茶聽書唱戲的家伙能守住京城。
布木布泰的想法是,讓那些八旗二代先逃走,逃去北海邊上,重新在苦寒之地過上一段時間的苦日子,這樣他們體內兇悍的血液又能恢復正常,雖然再入關已經不可能了,但至少可以征服蒙古各部,保住大清國。
但她沒有想到,大清國是保住了,可是蘇布德這條楚國公的忠實走狗,卻會帶著由生女真和八旗軍改編來的明軍,再加上背叛了大清的科爾沁蒙古人,一路追殺,把大清往西驅趕,最終他們在北海都站不住腳了,一直被驅逐到烏拉爾山脈一帶,去同羅剎人死磕了。
從西伯利亞逃亡,這一路過去,八旗子弟死傷累累。后來還是有人提議,過了西蒙古之后,往南拐一些,沿著里海行軍,這才減少了傷亡,最終終于抵達烏拉爾山脈以東地區。
后來大清向李國棟兒子所建立的大唐帝國稱臣,大唐這才給大清提供武器,讓他們抵御羅剎人。
再后來,隨著大唐帝國的支助,不僅是武器上的支助,還有一些西域各地的俘虜也一并送給了大清。
大清隨著實力壯大,開始西征歐洲,硬生生的把歐洲的工業化進程給打斷了,除了英倫三島之外,整個歐洲大陸都在大清天軍的鐵蹄之下呻吟。數百年后,大清最終同大唐帝國合并。
不過那些都是后來的事情了,現在的八旗子弟想著的就是逃命。
滿蒙漢八旗二代們,依依不舍的離開了他們生活了七年的家,這些人在當年入關的時候,都還是小孩子,如今也不過是十五、六歲的半大孩子,他們的父輩祖輩,不是戰死沙場,就是已經在淮軍的戰俘營內了。
八旗二代們拖家帶口,離開了京城,在殘存不多的八旗兵護送至下,一路向北。
但是尚可喜沒有跟著八旗子弟撤離京城,而是自愿留下來,準備同京城共存亡了。他自己心里很清楚,他去了北海一帶,估計也是九死一生,還不如留下來,準備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