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二不費吹灰之力便成功奇襲了洪山口,俘虜明軍降卒八百余人,土默特人二百余人。明軍降卒帶回去之后,因為他們剃發降金,大明那邊已經是回不去了,也只能參加李老二的軍隊。至于又一次俘虜的二百土默特人,李老二留著還有用。
洪山口一戰,繳獲頗豐,繳獲了戰馬四百多匹,明軍八磅寬檐尖頂鐵盔和山文甲五十套,蒙古皮甲一百多套,各種刀槍盾牌不計其數,明軍鳥銃二百余桿,四十斤虎蹲炮四門,百斤佛郎機炮四門,還有一門二十四磅沖天炮,打開倉庫,還繳獲了近萬斤火藥,不計其數的彈丸,另有糧食五百多石。
繳獲的鳥銃中,有五十桿質量上乘的鳥銃,繳獲的虎蹲炮、佛郎機和火藥都是目前李老二自己無法生產的精良武器,至于一門十二磅沖天炮,更是李老二最喜歡的武器。
為何說沖天炮是李老二最喜歡的武器呢?因為以這個年代的火炮技術,無論是紅夷大炮,還是佛郎機炮,或是虎蹲炮,都沒有發射開花炮彈的技術。而沖天炮事實上是一種大口徑短管臼炮,有了這種炮,就意味著可以發射開花炮彈。
史書中,紅夷大炮的威力被嚴重夸大了,什么射程七到八里,一炮糜爛十里,都是夸張的說法。當年還未發明軟木彈托炮彈和軟木管引信,根本就不可能以加農炮發射開花炮彈。
但是沖天炮因為炮管短,完全可以實現發射開花炮彈。因為炮管短的緣故,可以從炮口點燃開花炮彈的導火索,再從炮尾點燃火門,發射出去的炮彈落地之后即可爆炸,而且因為沖天炮的膛壓小,開花炮彈不會在炮膛內爆炸。
李老二殺死了李鳳澤,還繳獲了最上層的盔甲:鳳翅盔一頂,明光鎧一套。
鳳翅盔和明光鎧,是漢人將領典型的標志,從南北朝開始一直到明朝,漢人將領典型的盔甲就是一頂鳳翅盔,一身明光鎧,穿上這一套裝束,整個人立馬不一樣了。
繳獲的兵器、盔甲、火藥和糧食,都和俘虜一起裝上大車,由曹磊帶上一百人,把俘虜和繳獲押送回自己的城堡。
李老二自己帶著六百騎,由洪山口進入關內。他同曹磊約定了時間地點:押送俘虜和繳獲回去之后立即出發,于十一月十五日抵達薊州城東五里外同自己會合。
向曹磊交代完注意事項后,李老二立即帶著六百騎,一人雙馬,前往薊州。
經過一日行軍,李老二帶著弟兄們于傍晚之前抵達距離洪山口一百二十里外的一座村子。這里距離遵化不過區區一百余里,但這里的村莊卻寧靜祥和,村民們根本就不知道百余里外金軍已經入寇京畿地區,后金軍正在猛攻遵化城。
“韃子!韃子!”村民們猛然看到一群騎兵突然出現在村口,立即打破了小村的寧靜,村子內雞飛狗跳,人人都競相逃命。
“鄉親們,我們不是韃子!我們是來京師勤王的軍隊!”李老二拉開嗓門大吼,試圖勸阻亂成一團的村民們。
為了表示自己是漢人,李老二還摘下頭盔,露出里面的束發:“鄉親們,你們看,我和你們一樣都是漢人,我們不是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