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二令人給孫承宗回話:“我們還能支撐!只要能頂過今夜,后面第三道防線就能建成一座真正的城池!”
距離第二道防線后面大約一百步外,是明軍的第三道防線。第三道防線上人聲鼎沸,從百姓中征募的民夫們正在通州小吏、捕快、差役、皂隸、白役們監督之下,緊張的施工,挖寬挖深壕溝,加高加寬土墻。
原本的土墻高五尺,寬三尺,幾日之前,民夫們就已經把水澆在土墻上,過了一夜,土墻就能硬得像石頭一般。
如今民夫們在衙門小吏指揮下,挑著一筐筐泥土,正對土墻進行加高加寬工程。其實十分簡單,把泥土倒上去,以木槌搗實,完工之后再潑上水,過了一夜,濕潤的土墻就會凍得堅硬無比。
民夫剛剛把土墻的高度增加到兩丈高,加上女墻之后就達到了兩丈三尺高,寬度達到了兩丈寬,這樣已經是正規城墻的高度了。民夫們修好城墻后,先在城頭扎上木柵欄,木柵欄都是以成人胳膊般粗的木頭扎入土中三尺打造而成,木柵欄高八尺。木柵欄的前面,再砌上一面高三尺的女墻,以磚塊和石頭修建。
之后民夫們往剛剛修建好的土城上澆上水,只要一個晚上,就能凍得堅固異常。
土城前方,壕溝被擴到三丈寬,一丈深。如此的城墻和壕溝,已經和正式的城墻壕溝差不多了,等于把通州城的城池面積外擴了一百丈,窩棚區被保護在土城之內。
但土城變得堅固需要一晚上時間,李老二轉頭向自己麾下的士卒和協助守城的民壯大喊道:“弟兄們!我們再堅持一下!只要今天傍晚之前擋住了韃子,我們就勝利了!”
皇太極的中軍大營內,豎起了一座三丈高的望樓,體型肥胖的皇太極自己上不去,于是讓薩哈廉上去。
薩哈廉順著梯子爬上望樓,站在望樓上,遠眺明軍防線,他發現明軍的第三道防線正在緊張的施工之中,于是下來之后便向皇太極稟報:“大汗,若是今日無法攻克明狗第二道防線,明日就沒法打了!明狗在內線修建了一座土城,澆上水,只需一晚上,那土城便能同石城一般堅固。”
皇太極心疼這幾日下來的損失,除了他自己的兩黃旗之外,其余的六旗均有不小的損失,尤其以兩白旗的損失最甚。
但要是就這樣放棄了,皇太極心有不甘,若是能夠攻破明軍防線,擄掠了通州城周圍的十多萬大明百姓,尚可彌補損失。否則自己損失的旗丁,就白白損失了。等出關之后,還需想方設法去各處山林擄掠生女真來充入六旗,補充披甲人和旗丁的損失。
想到這里,皇太極對薩哈廉道:“你令人傳令下去,令六旗加快進攻速度。若是傍晚無法攻克,連夜作戰!至明日早上尚未攻克,我軍只能作罷了。”
如果不能撈到好處,皇太極是不會把時間和兵力都白白消耗在通州,他得要考慮出戰的成本和收益,只有收益超過成本,皇太極才會考慮強攻。
第二道防線跟前,李老二帶著弟兄們和協助守城的民壯,又一次擊退了后金軍的進攻。
多爾袞已經是紅眼了,他在李老二手中前后一共吃了三吃虧,損失慘重。他發誓,一定要攻下通州,殺了李老二方能解心頭大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