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柵欄后面火光閃爍,一支支九頭鳥重型火銃對準后金人群開火射擊,五百支九頭鳥火銃輪番射出沉重的鐵彈丸,打得百步之外后金人群中噴起了一團又一團彌漫的血霧,把這些曾經不可一世的后金兵像是打活靶子一樣一個個打死。
九頭鳥重型火銃發射的彈丸可是能貫穿好幾具身軀,五百支九頭鳥火銃,威力堪比五百門最輕的佛郎機炮,被彈丸擊中身軀就是斃命,擊中手腳,和炮彈擊中沒什么兩樣,都是手腳從身軀上掉落下來。
九頭鳥重型火銃手打完獨頭子彈,開始后退裝填霰彈。
此時后金軍已經翻過了第三堵羊馬墻,距離木柵欄只剩下五十步了。
木柵欄后面銃聲轟鳴,一支支鳥銃從木柵欄的縫隙之間伸出銃口,不斷噴射火光,把翻過羊馬墻的后金兵一個個撂倒。
十二磅野戰炮和六磅野戰炮已經停止射擊了,即使是銅的散熱性比鐵好多了,也不可能一直不停發射,這時候炮管已經燙得嚇人,火藥裝進去可能都會自己爆炸。
不過那兩門十二磅榴彈炮還在不斷開火,這種炮管壁薄,裝藥少,散熱快,發射霰彈時的威力絲毫不輸十二磅野戰炮。榴彈炮、九頭鳥和鳥銃三種火器配合,彈丸潑水一樣打出,打得斜坡上不斷滾落尸體。
從第三堵羊馬墻到明軍大營木柵欄之間是一段斜坡,身穿沉重鎧甲的后金兵氣喘吁吁的往斜坡上方奔跑,越過三道壕溝和三堵羊馬墻,已經耗費了他們大量體能,但他們還是不得不繼續耗費體力去跑這一段斜坡,只有盡快沖上去貼身肉搏,才能讓這些明軍那些恐怖的火器失去威力。
每一輪火器射擊,斜坡上都響起一排慘叫聲,中彈的后金兵翻滾著從斜坡上滾下,又障礙了后面的后金兵沖鋒的速度。
鳥銃手中有許多都是曾經在己巳之變中失去了家園的青壯,建奴兇殘,又孔武有力,明軍對上建奴屢戰屢敗,致使這些青壯失去了家園,這才被李國棟帶去塞外。可是如今,那些兇悍、不可一世的建奴卻在自己的鳥銃之下被當成活靶子打了!
殺建奴就那么簡單!鳥銃手劉平扣動了一下扳機,一聲銃響,他瞄準的一名滿臉絡腮胡,身體粗壯,身披精良鐵甲的后金兵應聲慘叫著倒下。
從沒想過只要手指輕輕一扣,一個兇悍無比的建奴就倒在自己銃口之下,這仗打得也太輕松了吧。劉平根據隊長的號令退回去裝填子彈。
后金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終于沖入到二十步之內。后金騎兵紛紛取出弓箭,即便是阿禮哈超哈營的后金兵,他們也裝備有步弓。雖是騎兵,可是女真騎兵步戰能力也不差。
一排箭矢從木柵欄和木柵欄之間的縫隙鉆入,大部分的箭矢都被盾牌擋住,但有的箭矢還是從盾牌的縫隙之間鉆入,后面的明軍發出幾聲慘叫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