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兵剛剛爬上城頭,還未站穩腳跟,就被明軍重武器打得腦漿迸裂,骨頭折斷,內臟碎裂,爬上城墻的一百多人全部被殺死在城頭。而李國棟的重騎兵只陣亡了一人,重傷一人,輕傷兩人。
兩邊同樣都是騎兵當成步兵用,并非是李國棟的騎兵步戰更厲害,而是有城墻優勢,還有民壯幫忙。爬上城頭的女真兵,每一個人登城,都要面對十多名民壯和三、四名重甲兵,自然一爬上城頭就被人打倒。
城下擔負掩護任務的后金弓箭手死傷更慘重,箭塔、九頭鳥、虎蹲炮輪番向城下射出密集的箭矢彈丸,就連三磅鐵炮也加入到對城下射擊的行列之中。
三磅鐵質野戰炮要對城下發射霰彈,就必須抬起炮尾,令炮管朝下。這樣裝填在炮膛內的霰彈容易從炮口掉出去。于是炮手們在裝填完炮彈之后,干脆扯斷自己衣服的袖筒,把袖筒用推彈桿捅入炮膛內,使得霰彈不會掉出去,再抬起炮尾,瞄準城下點火。
李國棟的霰彈雖然是是整個以硬紙皮包裹的球形,但因為霰彈外殼軟,只能造得比火炮口徑要小一些,這樣裝填方便了,但朝下射擊的時候,裝填好的霰彈容易掉出去。
火器的破甲能力是不用說了,后金軍的包鐵盾牌都被九頭鳥和小炮打碎了,更不用說他們身上的鎧甲。
站在塔臺上射箭的弓箭手,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居高臨下射下來的重箭也具有很好的破甲能力,一兩多重的重箭在強弓和重力雙重作用下,射在鎧甲上面,就像是被一根標槍射中一下,雖然射不透鎧甲,也能讓人受傷,更何況大部分弓箭手都是已經跟隨了李國棟五年的精銳老兵,有不少箭矢直接射中后金兵的面門。
李國棟也親手射箭,箭無虛發,射死了十二名后金弓箭手。
至于后金的反擊,他根本就不用擔心,箭塔位置高,從下面射上來的重箭早就沒力量了,根本無法射穿他身上的鎧甲;輕箭射上來,撞上他的鎧甲就像是撓癢癢一樣,都被輕飄飄的彈在地上。
薩哈廉知道再攻只能是添油戰術,于是下令鳴金收兵,吃了大虧的后金軍退了下去。
“貝勒爺,我們派遣白甲兵從兩邊繞過去,迂回到明狗背后,即可破敵。”一名梅勒額真提議道。
“我之前想過這個辦法,只是明狗在兩邊山中肯定有防范,我們的人又不熟悉地形,只怕遭了明狗暗算。”薩哈廉道。
“貝勒爺,可是我們再不用這個辦法,我們真要被困死在山谷里了!”
“好!反正不好攻,就令白甲兵全部出擊,從兩邊山林繞過去!”
薩哈廉把剩下的最后一百精銳白甲兵全部派了出去,爬上了兩邊山坡,鉆入山林中,企圖迂回明軍的背后發起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