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了幾遍《三國演義》,就把自己當成諸葛亮的多鐸,還真把李國棟當成曹操了。結果發現,他的計謀失敗了。這時候多鐸才不甘心的承認,自己雖然是諸葛亮,可是對手卻是異常狡猾的司馬懿。
想到了司馬懿,多鐸冒出一身冷汗:這時候的天下還真的有些像三國,大明,大清和流賊,李國棟力保大明,但最后統一天下的,說不定就是這個家伙。如果這樣的話,那么大清所作的一切,都是給他人作嫁衣裳了。
“兩翼突擊!”多鐸一聲令下。
身邊的巴牙喇兵搖動旗幟,科爾沁蒙八旗騎兵立即向兩邊散開,取出騎弓和箭矢,迂回沖擊明軍側后。
“收縮兵力,重騎兵圍繞火器隊周圍!”李國棟下令道。
親兵搖動旗幟,發出命令。
明軍重騎兵緩緩往中間靠攏,準備等到蒙古輕騎兵靠近的時候,利用中間的駱駝火器兵對蒙八旗造成殺傷。一些三眼銃騎兵也點燃了火繩,一旦有蒙古輕騎兵進入二十步之內,立即放銃。
科爾沁蒙八旗騎射手的射程也就是二十步左右,是在李國棟的優質三眼銃射程之內。倘若是其他明軍的三眼銃,可以說是垃圾,別說二十步的有效射程了,能不能在五步之內命中目標都是個未知數。若是裝藥量大了,那些垃圾三眼銃估計自己都炸膛了。
蒙古人嘴里發出怪叫聲,策馬疾馳而上,很快就沖到了明軍的側后。蒙八旗騎射手松開手指,一支支羽箭向明軍騎兵射來。
李國棟擺在外圍的三眼銃重騎兵皆披雙層鑲鐵棉甲,不僅是人身上有甲,戰馬也披了馬甲,戰馬后面掛著藤牌,用來保護沒有披甲的馬后部,戰馬脖子上掛著防箭布簾,里面還有一層棉甲,蒙古人的騎射對人和馬均無傷害。
只是蒙八旗騎兵速度極快,沖到二十步之外后,就像是走馬燈一樣圍著明軍重騎兵不停的轉圈子,不時射出一支支箭矢。
科爾沁蒙古輕騎騷擾像驅逐不離的蒼蠅,讓李國棟不甚其煩。不過科爾沁人的好日子很快就結束了,三眼銃騎兵從脖子上取下火繩,捅入火門,震耳欲聾的銃聲響起,沖入二十步之內的蒙古人接二連三下餃子般被打落下馬。還有些蒙古騎兵不慎沖到了駱駝火器兵的射程之內,鳥銃、九頭鳥重火銃、虎蹲炮、三磅野戰炮一陣轟鳴,打得蒙古人血肉橫飛,即便他們使出了鐙里藏身的絕技也救不了他們的性命,九頭鳥火銃、虎蹲炮和三磅野戰炮的彈丸飛來,連人帶馬都給打死了。
速度快,鎧甲又厚實的馬槊藤甲騎兵趁勢沖了出來,很快就在蒙古人的陣型之中撕開一道口子,被馬槊藤甲重騎兵撞上的蒙古人紛紛被撞飛了出去。
馬槊重騎身披藤甲,防御力高,又輕便靈活,速度又快,是一種快速重騎兵,特別適合破蒙八旗騎射手。被那些騎著烏珠穆沁馬,人馬皆有藤甲防護,手持馬槊的重騎兵追殺,蒙古騎射手是打不過又跑不掉。
但多鐸也有后續手段,蒙古輕騎兵從兩翼包抄,滿八旗重騎兵趁著明軍重騎兵被牽制的時候,排成密集的錐形陣,從正面沖殺而來,企圖從明軍的中路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