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夜不收送回來的消息,李國棟憤怒的說道:“河南百姓餓斃無數,然兒福王仍豪奢糜費,紙醉金迷,不肯拿出一粒糧米賑濟災民。聽說福王都胖到三百多斤了,可有這事?”
張書恒道:“有,胖得像頭豬了!”
“就是一頭豬!這樣的家伙,就應該被李自成當成一頭豬宰了!”
張書恒道:“主公,李自成復出,他們還編排了一首歌謠。”
“怎么唱的?”
“吃他娘,穿他娘,開了大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
李國棟“呵呵”冷笑道:“說實話闖賊也不是什么好東西!不過他能掃蕩一批豬一樣的藩王,也算是對老百姓做了貢獻。福王如此,也難怪老百姓紛紛投賊了!”
至于福祿羹的說法,李國棟認為完全是無稽之談,李自成不可能拿一只美味的鹿來和福王這個令人惡心的大胖子一起烹了。若是李自成聽說了福祿羹的說法,保證會瞪大眼睛,眉毛倒豎:“鹿乃美味,額怎么可能浪費鹿肉?”
按照原本的歷史,距離福王被殺還有一年時間。因為清軍入寇劫掠,原本被孫傳庭和盧象升打得奄奄一息的李自成又死灰復燃,張獻忠等人也降而復叛了,楊嗣昌得了崇禎皇帝的詔書,即將出兵剿賊。因此李國棟決定先回山西。雖然他沒有打算真的剿滅李自成,可是做做樣子出兵的表面工作還是要做的。
回到襄陵城寨,這里看不到一點遭災的樣子。其實山西遭災幾乎和陜西同步,比河南和山東早了好幾年,這時候的山西,災情嚴重,連汾河的水都干枯了,黃河水量嚴重不足。
但李國棟的城寨內卻是一片繁榮的景象,將士們滿臉紅光,根本看不出有人挨餓的樣子。不僅如此,城寨外面還搭起粥棚,將士們給周圍挨餓的百姓施粥,救助周邊百姓。
可以說改良過的番薯和玉米這些新式作物起到了極大的作用,救活了無數百姓。另一方面,襄陵城寨的屯軍們挖掘了無數深井,以井水灌溉,解決了干旱的問題。
至于蝗蟲,就更容易解決了。襄陵城寨內養了大批雞,蝗災到了,這些雞都被放出去。之前李國棟還對鵪鶉、斑鳩等鳥類進行了人工馴化和養殖,這些鳥也被放出去了。因為養熟了,鵪鶉和斑鳩晚上還會回來。
吃了大量蝗蟲的鳥類,下蛋又多又大,這又給屯軍官兵提供了鮮美的副食品。
沿著汾河谷修建的襄陵城寨,此時成為了山西的世外桃源,大量山西災民涌來,這也讓李國棟感到了極大的壓力。
不過他也有解決辦法,給災民們提供糧食,給他們施粥,但是讓他們干活,譬如說挖井、修建水渠、開墾荒地。之后再把一部分災民送去山東,填補上那些無主之地。同時,李國棟還再次派人去淮安,讓王全再送來一批糧食。
除了王全可以送糧食之外,李國棟還讓李宏暗中操作,從土默特人那運送一批糧食和牛羊來救急。作為土默特汗的李宏,麾下還有一批李國棟的特工人員,這點事辦起來可以說是不費吹灰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