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天炮就是臼炮,可以隔山打牛,炮彈能越過城墻攻擊城內目標。只是問題在于,得知道目標在哪里,才能擊中啊。
明軍陣型后面推出了一輛輕型望樓車,輔兵們推著車,到了距離城墻百步之外停了下來。這輛輕型望樓車高度達到五丈,由兩根柱子支撐,上方一根橫梁,橫梁上有木制滑輪,掛著繩索。一名金發碧眼的佛郎機軍官走上平臺,幾名輔兵拉動絞車,平臺緩緩升起,很快就升到了最高點,隨后輔兵把繩索綁在一根木樁上。
這名佛郎機軍官是李國棟利用孫元化的兩名兒子以及江南海商的各種關系,從濠鏡請來的一名葡萄牙炮兵軍官。這次讓他登高瞭望,就是用來尋找賊軍投石機陣地,給臼炮提供射擊目標。
其實李國棟自己也能登高瞭望,前世是一名工兵的他,也懂得各種炮兵數據,只是他是戰場主帥,當然不可能去冒險兼職觀察員的事情,于是這件事就交給葡萄牙人來做。
葡萄牙軍官確實技術高明,他通過旗語信號,把數據匯報給地面,臼炮陣地上,十多名金發碧眼的葡萄牙軍官手里拿著紙張、鵝毛筆、三角板、圓規、直尺等工具,在紙張上緊張的計算,不一會兒,葡萄牙軍官就計算好了數據。
臼炮炮手們根據葡萄牙軍官計算得到的數據開始裝填火藥,調整炮口角度。
雖然是定裝藥包裝填,但也可以控制裝藥量。臼炮的藥池很小,定裝藥包是一個個直徑一寸半的小型圓柱體,在必要的時候,還能增加附加藥包。根據葡萄牙軍官的指揮,炮手們很快就裝填好了火藥,然后把開花炮彈從炮口放進去,再根據數據,剪裁導火索長度。
完成裝填后,葡萄牙軍官下令道:“開炮!”
站在前面的炮手點燃了露出炮口的導火索,迅速跑開。后面的炮手把火把伸向火門,點燃引藥管。
“嘭嘭嘭”臼炮噴出火光,一團團白煙從炮口和火門處噴出,黑色的炮彈帶著燃燒的火星,從炮口沖出,騰空而起,飛上高空,越過了一里外的城墻上方,準確的落在城內的賊軍投石機陣地上。
只聽到一連串劇烈的爆炸聲,落地的臼炮炮彈爆炸,碎片和鐵珠橫飛,正在拉動投石機發射石彈的賊軍流民成片成片的慘叫著倒下,兩部投石機直接就被炮彈炸成了碎片,破碎的支柱和木板撒了滿地都是。
這種隔山打牛的炮擊方式,頭一輪裝填時間較久,但后面裝填速度就快了,從第二輪射擊開始,炮手們只要根據剛才的數據裝填即可,只要城內的賊軍投石機沒有改變位置,望樓車上的葡萄牙軍官就不會發出新的信號。
很快又是第二輪炮彈騰空而起,落在城內的賊軍投石機陣地上,炸得賊軍鬼哭狼嚎,尸體和傷兵躺滿一地,又有三架投石機被打成了一堆破碎的木板。
五輪炮彈過去之后,賊軍投石機幾乎全毀,殘存的兩架也不敢再發射了,即便發射也已經對進攻的明軍構不成多大威脅。
沒有了守軍遠程武器的威脅,輔兵們揮汗如雨,很快就把進攻道路上的梅花木樁和鹿砦全部清理干凈,給大型攻城武器的推進開辟出一條干凈的通道。接著輔兵繼續躲在盾車后面,推著車往護城河方向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