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軍水師進入鄱陽湖,經過四天的航行,即將抵達贛州。不過淮軍水師進入贛州之前也不是一帆風順,贛州的叛軍已經有了自己的水師。
那是廣東舉人黎遂球推薦過來的廣東海盜羅明受水師,在原本的時空中,黎遂球和羅明受都是抗清的民族英雄了。可是在這個時空,他們代表了廣東士紳的利益,這就為朝廷所不容。
廣東要搞自己獨立的經濟圈,不想向朝廷納稅,抵制朝廷圣旨,他們就只能同湖廣士紳、桂王以及高進庫的叛軍合作。
贛州三面環水,對于攻守雙方來講,沒有水師就十分被動。
羅明受的水師戰船又是如何運抵贛州的?他們想出了一個辦法,在陸地上運輸船只,各種戰船翻山越嶺,翻過了珠江水系和長江水系的分水嶺,歷盡千辛萬苦,才把羅明受的海盜水師戰船從廣東運到了贛州。不過因為走的是陸路,能夠運過來的船只都是一批小船。
淮軍水師最關鍵的是防范火攻,只要半路上做好防范火攻的準備,就能順利抵達贛州。
從新干開始的贛江中游,兩岸叢林密布,地形復雜,贛州至萬安段,由于河流切割遂猶山地,多峽谷和險灘急流,水師無法夜間航行,晚上必須在岸邊扎營,這就對防火工作有很高的要求。
每日傍晚,水師船隊在岸邊停靠,選擇停靠的江岸都是李國棟精心挑選的,選擇江面較為開闊、水流平緩的地段扎營。岸邊的地形也開闊,遠離叢林,在開闊地帶扎營,以免被叛軍來一個火燒連營。
李國棟自己就最擅長火攻,對于防止火攻的工作自然也布置得很到位。
崇禎十八年九月十四,水師船隊在萬安上游的冒公山一帶江面扎營。入夜之后,淮軍水師派遣小船打著燈籠沿江往上游巡邏。
十五將至,天空中明月高懸,能見度很高。這里距離贛州很近了,需防止叛軍夜間從上游放下火攻木筏偷襲。為了防止叛軍火攻,李國棟還加了雙保險:派遣一批夜不收沿著贛江往上游行走,躲在叢林中監視江面,同時也監視大道,以免叛軍從陸地過來放火。
果然不出李國棟所料,深夜三更十分,上游江面上出現了一支由小木筏和小舢板組成的船隊,正順流而下,往淮軍水師停泊的方向駛來。
“大帥,前面江面上有燈光?”叛軍水師將領羅明受的一名親兵發現了前方江面有燈火。
羅明受順著親兵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見到前方下游江面上的燈火,他大吃一驚:“不好!前面八成是李賊小船!”
“大帥,我們被發現了嗎?”一名親兵問道。
“敵在明,我在暗,他們一時還無法發現我們。悄悄的靠上去,以弓箭射殺賊軍!”羅明受下令道。
敵在明我在暗,可是對于羅明受來講,躲藏在江邊叢林中的夜不收才是真正在暗處的人。
明月高懸,能見度很高,江面上順流而下的叛軍水師火攻木筏和小舢板都被躲在叢林中監視江面的夜不收看在眼里。
“敵人來襲,立即發出信號!”夜不收隊長鐵錘喊道。
“砰”一支火箭騰空而起,夜空中綻放開一朵絢麗的煙花,向江面上的巡邏船和駐扎江邊的水師大營發出了報警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