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江控制權落入淮軍手里,三面環水的贛州就成為一座孤城,高進庫孤立無援,被四面包圍,若是他執意不投降,那么等待他的將是滅亡的命運。而李國棟對高進庫本來就沒有什么好感,原本的歷史上,金聲桓和王德仁反正失敗,就是因為高進庫守住贛州,導致李成棟的援軍無法抵達南昌,最終毀滅了南明。
贛州城,被贛江、章江和貢江三條江包圍,可以說是易守難攻。可是叛軍丟掉了水師,贛州城就像是一只柔弱的羔羊面對狼群,再也沒有保護它的屏障。
淮軍陸師登陸,首先要攻克的是贛州對岸的梅林鎮,就是今日的贛縣位置。
梅林鎮在贛州的對岸,大約有兩千叛軍駐守。
淮軍以兩萬水師和一萬陸師發起進攻,取得了贛江水戰勝利的淮軍水師,把內河炮艦都調上來了。
“開炮!”水師總兵施瑯一聲大吼。
一艘艘內河炮艦上的臼炮高高昂起炮口,炮手們裝填了藥包之后,再把沉重的六十四磅炮彈塞進炮口內,點燃了火炮。
江面上傳來震耳欲聾的炮聲,炮艦噴出火舌,彌漫的白煙騰起,巨大的六十四磅炮彈騰空而起,升入高空,拉出了一條條弧線,準確的落在叛軍駐守的梅林鎮內。第一輪射擊完畢后,炮艦上的官兵們就換上了開花炮彈,繼續向梅林鎮狂轟濫炸。
三十艘內河炮艦在一個時辰之內,就向梅林鎮傾瀉了三千多枚開花彈,把這座小鎮炸成了一片火海。
一萬余陸師官兵發起進攻,這座小鎮的城墻不高,又被內河炮艦的重磅炮彈蹂躪了一番。當一萬余裝備精良的步兵殺到城墻跟前的時候,城內的守軍打開城門投降。
城內投降的叛軍走出了梅林鎮,李國棟令人接受這些兵的投降。
城門大開,一隊隊身上仍然穿著清軍號衣,頭戴紅纓斗笠,但是腦后的辮子早就剪掉的叛軍士兵走出城門,向淮軍投降。
“你們都已經打出桂王旗號了,怎么身上還穿著假韃子的號衣?”王全問一名俘虜。
那俘虜戰戰兢兢的回道:“回將軍,我們原來的鴛鴦戰襖實在太破爛了,早就不能穿了,可是朝廷沒有銀子給我們換新的軍服。還是韃子來了,才給我們換上新的軍服。我們得知南昌反正的消息就剪掉辮子了,只是沒有軍服可換啊。”
其實這種事情也很正常,當年有不少剛剛投降大清的綠營兵,到目前為止身上仍然穿著明軍的鴛鴦戰襖;也有不少脫離了綠營軍,反正回來的明軍,身上仍然穿著清軍的號衣。無論是大明還是大清,都沒有那么多衣服給他們換。
奪取了梅林鎮之后,淮軍陸師渡過贛江,五千余人在贛州城的西面布置了陣地,堵死了守敵唯一的退路。
贛州是一座堅城,城池堅固,而且城內守軍人數眾多,達到了四萬人之多!
本來高進庫自己的兵也就才五千余人,可是他宣布效忠桂王之后,廣東和湖廣的士紳就想辦法給他弄到了足以裝備四萬軍隊的武器裝備,還調撥了一批人手給高進庫,這就是的高進庫的兵馬達到四萬余人。
高進庫手下部分人仍然穿著清軍號衣,但腦后的辮子都剪掉了,他們也是明軍;還有一些新兵,有些人身上穿著破爛的鴛鴦戰襖,那是高家軍降清的時候淘汰下來的舊衣服,現在就給那些新兵穿了;還有些新兵身上干脆穿著老百姓的衣服,反正也沒有更多軍服給他們穿了。
廣東和湖廣士紳對高進庫可是寄予厚望,一旦贛州失守,那些士紳知道崇禎的手伸過來,他們會落得怎么樣的下場,看看崇禎南下的時候途徑的那些地方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