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過率領一萬忠貞營將士,翻山越嶺趕來贛州。聽說忠貞營趕到的消息,李國棟親自率領一千親兵營的將是,出大營五里外迎接。由闖軍改編的忠貞營,是自己最忠實的盟友,在反對傳統土地士紳的方面,忠貞營和淮軍有一樣的目標。
李過已經被崇禎皇帝封為侯了,封為興國侯,二十多萬忠貞營將士在表面上歸堵胤錫所管轄。
山路上,遠遠的出現了一支軍隊,向贛州方向開來。
李國棟拿起望遠鏡,只見到來的軍隊打著忠貞營的大清,為首一員大將,正是李過。這支軍隊雖然已經是明軍編制了,但是他們大部分的士兵身上仍然穿著藍色箭衣,頭戴白色氈帽,一看就是闖軍的裝束。
李過也見到了前方山路上的淮軍旗號,他連忙下令加速前進。忠貞營不一會兒就到了李國棟面前,李過翻身下馬,向李國棟行禮道:“末將見過楚國公!”
李國棟哈哈大笑:“興國侯來得正好啊!我軍攻打贛州兵力不足,興國侯來了,可是雪中送炭。”
“楚國公對末將大恩大德,末將正無以為報,如今有機會報答楚國公,末將深感榮幸。”李過說道。
李過說完,又拉過來一位大約十六、七歲的白衣少年,向李國棟介紹道:“這便是犬子李來亨,來亨,快來參見楚國公!”
那滿臉稚氣的小將上前,單膝跪地抱拳拱手:“小將李來亨見過楚國公!楚國公乃我李家的大恩人,末將愿意為楚國公效犬馬之勞!”
“哈哈哈,快起來吧!一筆寫不出兩個李字,說起來我們都是一家人。”李國棟伸手扶起了李來亨。
這個李來亨,在原本的時空,可是在大陸上抗清堅持到最后的人,在面對無可避免的失敗命運時,他選擇了全家自盡,寧死不肯投降,實在是個令人敬佩的民族英雄。
同忠貞營一同到來的,還有駐守岳州的馬進忠。馬進忠原本也是左良玉麾下大將,可是左夢庚降清的時候,他毅然帶著自己麾下的軍隊脫離了左夢庚,一心一意跟隨大明。
事實上馬進忠最早也是賊寇,后來投降了左夢庚。而南明堅持到最后的,不是賊寇就是海盜。反觀那些讀書人,大部分投降得都最快,這正應了一句話: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中國的老百姓最善良的,若不是活不下去了,誰會愿意造反?當然了,中國的老百姓也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若是官員不讓老百姓活下去,那就將相王侯寧有種乎。
郝搖旗也迎了上來,單膝跪在李過面前:“郝某參見少主!”
“永忠?你什么時候跟了楚國公的?”李過問道。
“郝某慚愧了,天津衛一戰,郝某被俘,見楚國公愛戴末將,于是投降了楚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