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權,其實也是士紳權力的一種,大明王法最多只到縣一級,縣以下的行政單位,完全依靠士紳來管理,士紳利用族權,對他們治下的百姓擁有生殺予奪的權力,可以完全無視王法。
族權和士紳特權,聽起來好像不是一回事,可是每個地方的族長,都是由有功名的人擔任,這樣才能起到庇護宗族,減免稅收的作用。
由于淮軍抵達龍川城外的時候,天已經快黑了,所以次日一早淮軍并沒有攻城,而是打造攻城武器,挖掘壕溝,做好攻城戰之前的準備。
王全指著龍川城西北方向的嶅湖說道:“大哥,其實我們可以不必費那么大的勁去攻城,只要我們派遣一小隊夜不收把嶅湖水閘占了,打開閘門放水,龍川城內的守軍便盡成魚鱉。”
嶅湖其實是一座水庫,是于宋代端平初年,循州太守宋翊筑堤蓄水成嶅湖。只要占領了堤壩,扒開大堤,龍川城就被淹入水下。
李國棟搖了搖頭:“若是水淹龍川,那么城內和周圍的無辜百姓,豈不是遭殃了?駐守龍川的又不是建奴,都是大明的人,內戰何必下此狠手?不過兄弟你說得還是有道理,堤壩我們必須占領,以防叛軍狗急跳墻,放水淹我們。”
于是李國棟叫來了鐵錘,讓他帶著兩百夜不收和兩百散兵,去把對面嶅湖水壩給拿下,李國棟還撥給了鐵錘一千余名自生火銃手助戰。
攻打嶅湖大壩的戰斗毫無懸念,一千四百淮軍抵達水壩附近之后,散兵以線膛槍壓制了守軍弓箭和鳥銃,隨后自生火銃手排列著整齊的隊形接近守軍大營,幾排槍就把五百守軍打崩了。
輕輕松松拿下了嶅湖水壩,淮軍進攻龍川城就毫無后顧之憂了。
第三日早晨,淮軍對龍川城的攻擊拉開了帷幕。成群結隊的淮軍重甲步兵手持大型方盾,走在前面,后面跟著自生火銃手、弩手和滿八旗弓箭手等遠程兵。扛著簡易云梯和簡易壕橋的步兵跟在后面。為了節約時間,淮軍連盾車都沒有打造,大型攻城武器只造了十多輛望樓車,然后從河里拉上一條破船,把船倒扣過來,改成了一輛轒辒車。
“開炮!”王全一聲大吼。
因為大型運輸船無法過分水嶺的緣故,那兩門超級攻城巨炮無法運過來,淮軍只能依靠手頭現有的火炮來攻打龍川城了。
可是就淮軍目前手中的那些火炮,就已經是龍川小城不能抵擋了。淮軍架起了十二磅野戰炮、六磅野戰炮和六十四磅臼炮,對準了龍川城墻,發起了猛烈的炮擊。
密集的炮彈不斷的砸在城墻上,很快就把一片城磚都打掉了,城墻上布滿了坑坑洼洼的炮彈坑,城頭的守軍也被打得死傷慘重,尤其是六十四磅臼炮發射的開花炮彈,對城頭守軍威脅最大,每一發炮彈落在城頭上,都席卷起一片血雨腥風,城頭響起了凄厲的慘叫聲,守城士兵倒在血泊中,狼牙拍、夜叉檑等守城武器被打得粉碎,熬煮著金汁的大鐵鍋被炸飛上天空,滾燙的金汁噴射四濺,來不及躲開的士兵被金汁噴在身上,發出撕心裂肺的慘叫聲。
在炮火掩護下,淮軍陣型推進到護城河跟前。
跟在重裝步兵后面的遠程兵,立即開始對城頭實施了火力壓制。
接著一架架簡易壕橋就搭在護城河上,其中還有一架大型壕橋車,也搭在護城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