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一千余名忠貞營將士,在李過的率領下,前往山區招募棚民去了。另外一部分忠貞營將士留守龍川,隨時準備對付反撲龍川的地主士紳還鄉團。
說起對那些免稅的地主士紳的仇恨,忠貞營將士才是最苦大仇深的一批人,他們大部分都是貧困農民出身,受盡了地主士紳的禍害。要不是活不下去了,為何要冒著殺頭的危險造反?如今在民族大義面前,他們選擇了同曾經的敵人大明朝廷合作。
兩日后,李國棟親自率領兩千淮軍將士,浩浩蕩蕩往上麻坑方向殺去。張書恒帶著五百錦衣衛跟在淮軍后面,其余的廠衛都暫時留在城內。去對付一座小村子,不需要出動那么多廠衛。
經過兩個個時辰行軍,兩千官兵和五百錦衣衛抵達上麻坑。
“官兵來了!”
“還有錦衣衛!那幫狗女良養的鷹爪孫!”
“朝廷鷹犬來了!”
“快跑啊!”
淮軍進入村子,老百姓的反應還好些。可是看到錦衣衛來了,老百姓簡直就像是見到了鬼子進村一樣,一時間小村子內雞飛狗跳的,老人唉聲嘆氣,年輕漢子敢怒不敢言,女人驚叫,孩子哭泣。
其實真正害怕錦衣衛的,應該是那些士紳。大明錦衣衛還真的沒有干過什么禍害百姓的事情,以為錦衣衛的誕生,本來就不是為了對付平頭百姓,錦衣衛對付的主要是朝廷官員,同時兼職搞情報工作。事實上,錦衣衛就相當于后世的軍事情報局、國家安全局、紀委和反貪局的結合體。
即便是京城的錦衣衛時不時的學黑道去收取店鋪的保護費,那也不是什么禍害百姓,京城那些店鋪之中,大部分的店鋪后臺老板都是朝廷官員,他們連稅都不交了,錦衣衛上門收點銀子,給弟兄們養家糊口,難道有錯嗎?
李國棟的淮軍有一百余人帶著錦衣衛進入村子,其余的弟兄們在村子外面迅速布起了陣型,把這座小村子圍了起來,連一只蒼蠅都別想從里面飛出去。
五百錦衣衛沖入村子內之后,立即團團包圍了村子內一座最大的院子。
這座小村子內,老百姓的住宅幾乎都是土磚墻的茅草屋,鮮有幾座磚瓦房,但在村子正中間,卻有一座三進大院,四面是潔白的高墻,正面一座高達兩丈的大門,大門上涂著朱紅色油漆,外面還有兩只石獅子,一看就知道是一座豪門大院。
茅草屋不用說也知道,是普通農民居住的房子;那幾間磚瓦房,是一些小地主、富農和富裕中農居住的房子。至于這座大院,則是這里的族長居住的。既然是族長,那么幾乎可以肯定,是一名有功名的鄉賢老爺。
錦衣衛都已經調查清楚了,居住在這里面的是一位舉人大老爺,也是村子內德高望重的族長大人。
“開門!”一名錦衣衛百戶軍官走上前,抓起銅扣,用力拍打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