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軍和錦衣衛押著葉家回到了龍川城內,可是那些龍川士紳害怕即將到來的失敗,他們又在拼命的蠱惑上麻坑的百姓明日不要去縣衙,還造謠說,那些朝廷的廠衛鷹犬心狠手辣,只是在公開的場合不敢貿然對百姓動手,鷹爪孫們是要把村民們都騙去縣城,然后投入昭獄。眾所周知,進入昭獄的人,有幾個能夠活著出來?
可是張書恒手中的圣旨,對這些佃戶們的誘惑力是太強大了,他們平日里要給葉家繳納六成,甚至是七成田租,辛辛苦苦勞作了一年下來,若是風調雨順,也就只夠剛剛好一家人不餓肚子,想要吃飽是不可能的。若是遇上年景差一點,就只能先欠租子了,可是欠下的租子,就給葉家自動折算成高利貸!
那利滾利的高利貸,就是壓在佃戶身上的一座大山啊,怎么還都還不起,而且越還越多。
而當地士紳說的話可信度有多少呢?老百姓們平日里都知道的,很多士紳在當地都是有名的吝嗇鬼,平日里一毛不拔,哪怕是有些士紳的窮親戚上門借錢,都能放出高利貸,絲毫不給親戚情面。
當然了,錦衣衛說的話,也有可能反悔,然后翻臉不認人。可是畢竟有圣旨在那里,如果真的不兌現,那是削了皇帝的顏面啊。既然有那么好的事情,老百姓們還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倘若圣旨上面說的都是真的呢?那不是泥腿子從此翻身了?
皇帝沒收了士紳的土地變成了皇田,老百姓只要租種皇田,每年只需要上繳皇田的地租,什么賦稅、勞役都不用管了,那樣可是子子孫孫都獲利的好事啊。
而那些被士紳們發動起來的別村百姓,心情十分復雜,他們當中有些人希望錦衣衛說的是假的,這樣上麻坑村的百姓就倒霉了,中國人其實很多人心里面都有一種幸災樂禍的心理,看到別人倒霉了,心理就高興了;看到別人過得比自己好了,心理就不高興了。
當然,也有一些看問題比較長遠的人們,打心底希望錦衣衛說的是真話,如果是真的,那么廠衛會不會來到自己村子來,把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的那些士紳都當成叛逆抓了起來了呢?如果那些士紳都被抓了,他們租種的土地變成了皇田,那么今后好日子就來了。
葉春生,是上麻坑村的一名村民,他今年三十二歲。葉春生年少的時候,家里原本還有五畝自己的水稻田,生活過得還算可以。可是幾年前朝廷加餉,一次又遇上災年,朝廷的賦稅交不出來了,據說衙門里的衙役要拿他去問罪,葉春生嚇得連忙向葉憬舟家里借了兩石谷子去交賦稅。
誰知道那兩石谷子是利滾利的高利貸,第二年年景還是不好,不要說還本了,連利息都沒還清,結果第三年利滾利下來,到了第四年就更加還不上了。最后葉春生只好把自己抵押給葉憬舟的五畝水田都給了葉憬舟抵債,自己也淪為葉憬舟家的佃戶。
淪為佃戶之后,葉春生的日子過得更加困苦了,幾次田租無法繳足,又欠下了葉憬舟利滾利的高利貸,結果最后只能被迫把九歲的女兒送到葉憬舟家里當丫鬟抵債。
聽說女兒到了葉憬舟家中之后,年幼的孩子就成為一名粗使丫鬟,干最重的活,吃最差的東西,還經常被葉府的幾名公子和惡仆毆打,一次餓壞了,偷吃了葉府的剩飯(準備拿去當狗食的),結果被打得片體鱗傷。
誰知道這個在苦水里泡大的孩子,長到十四歲的時候,卻出落得亭亭玉立,結果葉府的一位公子哥居然強暴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