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棟斬殺了管效忠、梁化鳳二將,殲滅一萬余清軍,使得洪承疇的十面包圍、四面設伏之計徹底破產。忠貞營又趁機反攻,攻破了堵在鄂西和川東連接處的一座堡壘,打通了忠貞營各部之間的聯系,使得洪承疇的計劃宣告失敗。
與此同時,淮軍對廣西展開了猛烈的攻勢,偽永歷朝的軍隊一路敗退,永歷帝朱由榔倉皇逃到了云南。倘若淮軍繼續攻擊下去,估計朱由榔得跑到緬甸去了。
廣東的鋼鐵制造業發展迅猛,每個月都有兩千多支嶄新的燧發槍、一百支線膛槍、兩千多支三棱刺刀、四十門各種口徑的火炮、十輛火箭炮車和大量的彈藥被源源不斷的生產出來。按照這樣的生產速度,再過一年時間,就能北伐中原了。不過李國棟還是一個守約的人,不會在明清五年之約日期到來之前發動北伐,他會先幫忠貞營和大西軍裝備上一部分新式武器,訓練出一部分新軍,然后讓忠貞營奪回湖北,幫大西軍收復整個四川。
如今局勢一片大好,按照李國棟的估計,再用半年多點的時間,就能徹底平定內亂。
李國棟已經回到了武昌,坐鎮武昌,防止清軍渡江南下。廣東第一批訓練出來的一支新軍也入駐到了武昌,這支新軍有一萬人左右,其中一千騎兵,一千炮兵,五百散兵、五百工兵、兩千車兵,兩百夜不收,其余的五千人全部是燧發槍步兵。
新軍的服裝也是采取了新式軍服,火槍手領口雖然還是漢式交領式樣,但軍服卻是短上衣,褲子是長直筒軍褲,腳上穿著長筒軍靴,頭上戴著類似于錦衣衛的無翅烏紗帽,但前面有一個帽檐,帽子是黑色的,邊上一圈紅色;軍服和軍褲都是火紅色的,領口和腰帶為白色,褲子上也有一條白邊。
以紅白黑三色為主色的軍服,遠看起來像是十八世紀英國的龍蝦兵。
考慮到對手弓箭威脅,在作戰的時候,火槍手可以換上六瓣尖頂鐵盔,軍服外面披上一件泡釘棉罩甲,或是輕型鐵罩甲。
火槍手攜帶一支燧發槍,配備一柄三棱刺刀,腰間掛一柄短刀,攜帶四枚手榴彈,五十發定裝直至彈殼子彈。
炮手的軍服和步兵完全一樣,也配備了一頂尖頂鐵盔,自衛武器為一柄短銃和一柄短刀。
騎兵的常服和步兵、炮兵一樣,但是作戰的時候,重騎兵則全身板甲,六瓣尖頂鐵盔下面還掛著一副鐵制假面,裝備成刀槍不入的鐵罐頭。戰馬也配備了馬甲和防箭布簾,可以保證戰馬在沖鋒的時候不受對手弓箭威脅。每一名騎兵配備一桿馬槊、一柄馬刀和兩支虎翼銃。龍騎兵只配備半身甲,攜帶兩支燧發槍、兩支虎翼銃、四枚手榴彈和一柄馬刀。
車兵軍服也和步兵炮兵一樣,但在車兵之中,有一半車兵兼職鐵甲兵,鐵甲兵常服和步兵一樣,作戰的時候全身包裹得就像鐵罐頭一樣,還攜帶了一面鐵盾,裝備六枚手榴彈和一柄削鐵如泥的苗刀。普通的車兵,攜帶木盾牌和長槍,配備四枚手榴彈,這些車兵也兼職長槍兵,作戰的時候站在車上作戰,用來阻攔對手騎兵。
車兵使用的戰車,是一種四輪貨車,車上載有木樁和鐵絲網,作戰的時候,由工兵來布置鐵絲網陣。
工兵的軍服也和步兵炮兵一樣,但是沒有鎧甲,他們除了在戰場上布置鐵絲網之外,還能挖掘壕溝,修筑工事,每一名工兵攜帶一柄工兵鏟和一支短銃,必要的時候,可以使用工兵鏟投入到戰斗中,堅硬而鋒利的工兵鏟,一鏟打在人的身上,就和斧頭一樣能破多重厚甲。
夜不收和散兵的常服顏色是草綠色的,作戰的時候,夜不收穿著花花綠綠的軍服,軍服內有一件鎖子甲,外面還有鎧甲,鎧甲外面蒙著一層花花綠綠的布,頭盔上也包裹著一層花花綠綠的布;散兵沒有全身甲,只有一件罩甲,罩甲外面也蒙著花花綠綠的布。
每一名夜不收配備兩匹馬,攜帶的武器為兩支虎翼銃,四枚手雷,還有一件他們得心應手的近戰肉搏兵器;每一名散兵,配備兩匹馬,一桿線膛槍,一支虎翼銃,攜帶四枚手雷,一百發子彈,一柄三棱刺刀和一件他們得心應手的近戰肉搏短兵器。
有了這支新軍,李國棟就有信心讓一切敢于渡江南下的清軍有來無回!畢竟江面防線也不是虛設的,清軍不可能大規模渡江,只能小股部隊偷渡過江偷襲。但是小股部隊過江,這支新軍都有百分之百的勝率擊敗對手。
下游的南京紫禁城,夏天過去了,氣候有些轉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