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隊離開了長江口進入大海,開始轉向,往南航行。
當年的船只,都是盡可能的沿著海岸線航行。站在甲板上,向西面遠眺,依稀可以看到朦朦朧朧的海岸線。
沿途中,一路都有補給。進入了福建海域之后,船隊到了漳州月港,從鄭家軍那里獲得了一些糧食、淡水之類的補給品,又繼續航行。接著就直接往南,沿著呂宋島海域航行。
出航的日期是精心挑選出來的,這個季節北半球沒有臺風,不必擔心船隊在大海上遭遇可怕的風暴。冬季,北方海域風浪較大,潞王暈船了,連續好幾日只能躺在床上。但是在過了福建海域之后,進入了呂宋海域,就一路風平浪靜。
雖然是隆冬季節,可是這里一點不冷,不僅不冷,反而十分炎熱。
不知不覺之間,人們發現,太陽從南面照射過來變成了從北面照射過來!入夜之后,抬頭看到的星空也不一樣了。他們不知道,事實上這是因為已經到了南半球了。
經過了一個多月的長途航行,潞王他們一伙人終于來到了一塊寬闊的陸地。方國安等人拿起地圖來看了看,還以為已經抵達目的地了。
“還沒到呢,要去我們的目的地還有五千多里的路程。”負責指揮船隊的水師副將吳六奇道。
其實這塊陸地還不是潞王他們要去的大洋洲,這里是后世的新幾內亞島,但這座島嶼是一座面積接近八十萬平方公里的大島,是世界上的第二大島,已經是非常大了,差不多有這時候的三分之一個大明那么大。
“雖然還沒到達目的地,但是我們也需要在這里建造一座中轉補給基地。”吳六奇道。
按照李國棟的要求,在太平洋的那些島嶼上面,都要修建提供給船只引導航行,補給物品和淡水的基地。
“這地方不知道有蠻夷沒有。”潞王擔心的說了一句。
“王爺,您先在船上待著,我們有士兵,有槍炮,怕什么蠻夷?”吳六奇道。
第一批士兵在這塊剛剛發現的土地上下船登陸,上了岸之后,就發現有當地土人活動的蹤影,附近有獨木舟,還有篝火。
“昆侖奴!”有人大喊了一聲。
吳六奇拿起了望遠鏡,遠遠的眺望那些人,發現這些人皮膚黝黑,頭發卷曲,看起來就像和廣州的昆侖奴差不多,只不過他們比昆侖奴的膚色要白一點。
既然是殖民,那就需要奴隸。如何讓那些當地土著人老老實實的變成奴隸?吳六奇的辦法就是準備開打。
這支船隊中除了有潞王系的一萬五千人馬之外,還有淮軍自己的一萬人,有兩萬五千人的軍隊還不能征服當地土著人嗎?其實吳六奇也是太過于保守了,事實上只需要幾百人,就能征服整個島嶼!
畢竟這支船隊是來幫潞王辦事的,所以要不要打,還得征求潞王那邊的意見。
一說要打要殺的,武人出身的方國安自然是一口答應下來:“打!當然要打了!”
可是那些文人,卻不同意打。吳之榮道:“我們來就是為了教化他們的,不能亂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