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龍到了宮門口,讓人進去稟報。沒多久,李國棟就出來了。
“臥子今日為何事來找李某?”李國棟笑著拍了拍陳子龍的肩膀,“走,我們哥倆也好久沒見了,一起去喝幾杯。”
走進了玄武湖畔一家最大的酒樓,兩人包了一間包間。這家酒樓其實也是大德旺的產業,在這里談事,不僅可以欣賞湖光山色,而且十分安全。誰知道店里面的哪位伙計就是錦衣衛呢?
幾杯酒下肚之后,陳子龍說起了祁家兄弟的事情。
“原來是祁家兄弟啊,李某也聽過他們的事情,他們把自己家里的土地都抵押了,貸了一筆銀子去上海開辦實業。這是好事啊,我們朝廷鼓勵土地士紳轉型。”李國棟笑道。
土地士紳轉型,肯定是好事,這也是李國棟一直支持的事情。
陳子龍面有難色:“可是他們現在碰上問題了,他們的造車廠打算生產一種軌道馬車,這就脫離了他們同佛山造車廠的合同了,廣東那邊的軸承廠不可能向他們提供更多的軸承,所以他們想要自己生產軸承。只是軸承廠不肯外傳技術。”
李國棟笑道:“別小看了這軸承,小小的軸承可是國之利器!這技術肯定不會外傳。但是祁家兄弟,我還是信得過的。這樣吧,只要他們答應技術不外傳,而且嚴守保密制度,若是有工匠學到技術往外跑了,那必須嚴懲。只要他們能做到這些,我可以給他寫信去廣東。”
“請國公爺放心,他們肯定可以做得到。”陳子龍道。
李國棟并不是不放心祁家兄弟,在原本的時空里,祁家父親可是大明忠烈,祁家兄弟到了清朝的時候,也是心向大明,最后落了個家破人亡的下場。這樣的人,肯定不會做出對不起大明的事情。只是技術這個東西,沒有嚴格的保密措施,難免會泄露。就拿李國棟的六磅炮野戰炮和十二磅野戰炮來講,滿清已經懂得鑄造這兩種大炮了。
軸承技術,因為有材料學的核心技術在里面,所以比較難以泄密。別小看了軸承,有了這種東西,才能讓大炮能真正跑起來。
李國棟又道:“但是生產軸承,可不是簡簡單單的把鐵珠子轉入軸承內就完事,還要一整套的技術。譬如說煉鋼技術,否則造出來的軸承根本就沒辦法用,沒幾天,里面的珠子就全碎了,就算你用鐵柱也不行,根本磨損不了多久。若是他們有心,讓他們自己來南京見我,我可以在上海多開辦一家鋼鐵廠,為他們提供軸承的零件。”
陳子龍回到上海,把李國棟的話對祁家兄弟一說,兄弟兩人對楚國公表示感激不盡,同時保證不會把技術泄露出去。
但是生產軸承,并不是那么簡單的問題,里面的滾珠或滾針,都必須使用精鋼,還有容易磨損的部件,都要用精煉的鋼來制造。生鐵和熟鐵根本就不行,生鐵容易碎了,熟鐵太軟,容易磨變形了。
所以要在上海建造軸承廠,還需要一家鋼鐵廠。
最主要的事情是,祁家兄弟的軌道馬車的創意讓李國棟動心,他決定增大鋼鐵生產規模,為以后修建鐵路打下基礎。
蒸汽機的發明創造已經交給宋應星了,雖然蒸汽機還未誕生,但可以先修鐵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