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河流明顯是一條外流河,只要我們繼續沿著河流東進,一定可以找到出海口。”隨著探險隊一起來的一名牧師說道。這位牧師是來自丹麥的牧師,也跟著羅剎人一起探險。
謝苗·尼日尼奧夫走到一棵大樹跟前,看著樹上的標志,那是之前的羅剎人留下的標志。他擔心的說道:“可是我們之前的探險隊很明顯來過這里了,他們卻沒有回去。我只擔心我們看到大海的時候,也許就遇見韃靼人的軍隊了。”
“尊敬的尼日尼奧夫先生,我們完全不需要懼怕那些野蠻人。其實韃靼人不比我們之前征服的那些野蠻人強多少。”一名哥薩克軍官說道。
“對,阿提里克,你說得一點不錯!”謝苗·尼日尼奧夫點燃了煙斗,“我們要一路往東,為我們偉大的帝國找到新的出海口!就算前面有韃靼人的軍隊,我們也不怕!”
“這是一條很大的河流,我們最好還是造船順流而下吧。”牧師說道。
“造船?那得需要花費多長時間啊?光是曬木頭,恐怕都要好幾年吧?我們哪里有那么多時間耗在這里?”謝苗·尼日尼奧夫問道。
牧師笑道:“又不是造那種正式的船只,那種船前后需要五年,哪怕是最簡單的小舢板,也要耗費好幾年時間晾曬木頭。我們造的只是臨時用的船只,保證幾個月內不會散架就好了。反正用幾次之后,就把船拆了修建城堡。等到城堡完工了,我們有了固定據點,再慢慢造船。”
造船的木頭需要用水浸泡過,再撈起來晾曬,才能用來造船。若是直接拿剛剛砍伐下來的木頭來造船,那樣的船造好之后在水中浸泡上一段時間,木頭就會變形,船會散架。可是現在羅剎人不需要正式的船只,只要能臨時對付的船,那就可以直接拿砍伐下來的木頭來造,反正用了幾次之后就要拆掉用來建造木頭城堡。
羅剎人開始動手,砍伐木頭打造簡易船只。幾日之后,幾條只能使用幾次的船就下水了。隨后羅剎人登上船,沿著黑龍江順流而下。
探險隊抵達了黑龍江往北拐彎到最北點的位置,在那里,羅剎人詢問了俘虜的達斡爾人,得知這個地方女真語叫雅克薩。
“這位置倒是不錯,可以控制阿穆爾河。”謝苗·尼日尼奧夫說道。
阿穆爾河,就是黑龍江的俄方叫法。
黑龍江口的廟街,李宏帶著一支清軍駐守在這里。這個地方事實上只是名義上屬于大清,當地只有一些生女真,沒有真正的八旗,沒有蒙古人,除了李宏隊伍中的幾名錦衣衛外,這里也沒有別的漢人了。
李宏的這支軍隊只是名義上的清軍,也就是披著清軍皮的明軍,只是他隊伍中的大部分戰士都是生女真,還有極少數漢人和蒙古人。
大清對這塊土地并沒有多大興趣,若不是李宏帶著這群烏合之眾在幾年前擊敗了一批從北面繞了一圈下來的羅剎人,恐怕庫頁島都已經被羅剎人占領了。李宏也曾多次上奏朝廷,但多爾袞對這些苦寒之地根本就是不聞不問。
但是李國棟沒有忘記他,大明的殖民船隊先后來過了四次,給他送來了一批燧發槍,甚至還有最先進的線膛槍,其他的武器主要是強弩。
李國棟之所以沒給李宏他們提供精良的盔甲,那是因為盔甲根本擋不住羅剎人的那些重型火繩槍和大斧,穿上盔甲,除了變得更加笨重之外,并沒有多大意義。
“我們到上游去看看。”一名背著燧發線膛槍的清軍輕騎兵說道。
“走!”一群背著火槍和強弩的清兵策馬疾馳,往黑龍江的中游疾馳而去。
這些清兵都是由達斡爾人、鄂倫春人、鄂溫克人等生女真人組成的,剛剛那位清軍隊長,名叫依巴圖,是一名鄂倫春勇士。之前他就是一名優秀的獵手,裝備上線膛槍之后,就是一名最優秀的狙擊手。